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05月26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做家务 家长发“工资靠谱吗

发布时间:2014-05-26 07:34:12  

□徐小防

 

女儿上了小学,市民林宣认为该培养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了。于是,她借鉴朋友的做法,尝试让女儿做家务,并按照所做家务的难易程度女儿发“工资”。

 

“工资”低了不干

林宣说,女儿乐乐今年读小学二年级,为了鼓励女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自理能力,她从今年4月初开始,用发“工资”的办法鼓励女儿做家务。

擦桌子每次1元、扫地每次1.5元、包月倒垃圾每月20元……林宣为女儿做家务制订了 “价目表”,每次乐乐做完家务后,林宣都会在本子上记下,每周六兑付。

“女儿第一周挣了12元钱,非常开心,干活也越来越起劲。”林宣说,但好景不长,523日下午,乐乐跟她提出涨“工资”。

“我同学在家里干活每次最少挣5元钱,可我扫一次地只挣1元钱,太少了。”乐乐向妈妈埋怨。

“孩子太小,还没有理财观念,如果给她多了怕她乱花。”林宣拒绝了女儿的要求。

“我拒绝给女儿涨‘工资’,她当即就表示不再做家务了。”林宣说。

 

换种方式培养孩子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不少家长都采取过发“工资”的形式鼓励孩子做家务,但多数半途而废。

有的孩子嫌付出的劳动多,得到的钱少,不愿干;有的孩子“不差钱”,劳动热情不高;还有的是家长看孩子学习忙,自己放弃了。

市区一小学的语老师刘梅表示: “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他也是家里的一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是应该的。”

刘梅说,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爸爸妈妈的肯定和表扬,所以,家长应及时肯定孩子的劳动成果,保护孩子的劳动积极性。

如果孩子做的事不太完美,或者好心办了“坏事”,家长千万不要嘲笑或指责,应在表扬优点的同时提出改进的要求。

“‘你今天扫地扫得很干净,就是忘了扫角落,明天你肯定扫得更干净。’‘儿子真棒,比妈妈擦的桌子还干净。’这些简单的话可以让孩子得到很大的满足。除了口头表扬,家长还可适当给予孩子物质奖励,如一件玩具或一本书,让孩子体会劳动带来的快乐。”刘梅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