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张 宁 刘金霞
就业是民生之本。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促进更高质量就业,是实现我市由人力资源大市向人力资源强市转变的重要途径。昨日,记者从全市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暨促进更高质量就业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加大培训力度,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
将加强与省有关部门的对接工作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起,由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领导小组统一认定定点培训机构,改变以前一个部门认定一批定点培训机构,重复认定、多头管理、资源浪费的现象。对定点培训机构要实行淘汰机制,对一些师资力量弱、办学条件差、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培训机构,取消其定点机构资格。
同时完善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培训,按照职业标准,全年完成600名急需紧缺职业(工种)技师、高级技师培训工作。
下半年,我市还要选择10个以上从业人员多、技术含量高的职业(工种),组织开展一次全市职业技能竞赛。此外,我市还将加强与省有关部门的对接工作,年内再争取1个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品牌基地、1个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据悉,今年,我市户籍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往届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将超过4万人。我市将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多渠道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智力密集型岗位,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群体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落实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相关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和人才市场作用,搭建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桥梁,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月、产业集聚区企业与高校毕业生岗位对接洽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服务活动和日常招聘活动。
同时,发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志愿服务贫困县计划”等高校毕业生专门项目作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在编制范围内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招聘比例。采取一系列鼓励引导和扶持措施,不断改善创业环境,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通过上述措施,确保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
对承诺不裁员的困难企业给予就业岗位补贴
保就业是稳增长的重要目的和惠民生的基本内容。记者了解到,未来三年,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和企业吸纳失业人员就业方面的减税政策,继续落实对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费缓、减措施,对符合产业政策、经营出现困难的企业,可以申请缓缴五项社会保险费和适当降低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费率。
对稳定职工队伍并承诺不裁员的困难企业,在失业保险金有节余的情况下,可给予企业一定的就业岗位补贴。
对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财政部门要优先考虑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
对企业当年新招用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残疾人等达到企业在职职工一定比例的,按规定给予最高3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200万元内享受50%的财政贴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