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思妤 文/图
余辉在为患者检查病情。
“自我踏入医学殿堂的那一刻,就立下志向,挽救患者生命,做一名好医生。”近日,笔者在市中心医院外周介入科,见到了让众多患者赞不绝口的好医生余辉。
余辉是患者眼中手到病除的“男神”,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忙碌是余辉每天的工作状态。2005年,余辉进入市中心医院外科工作。2011年,他不怕辛苦向医院主动请缨援助非洲。2013年,市中心医院外周介入科成立,从事介入疗法的专科医生缺乏,余辉主动向院领导申请进入外周介入科工作。为了让先进的介入技术造福更多患者,他先后赴北京、郑州等医院进修外周介入技术,并将前沿的学科知识带回医院,更好治疗有大出血和动静脉血栓方面疾病的患者。
如今,市中心医院外周介入治疗,开始造福越来越多的患者。2019年3月2日凌晨,该院重症监护室的一名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急需抢救。余辉被重症监护室的电话叫醒,当得知患者的病情时,他义无反顾赶到医院,穿上几十斤重的铅衣,把患者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他自己却因为劳累过度在手术台前久久不能起身。当患者家属向他表示感谢时,余辉笑着说:“不用谢、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有时候值夜班,余医生能连续完成好几台手术,当做完所有的手术和安顿完患者后,他整个人没有一点儿力气。”余辉身边的护士告诉笔者。“虽然医生这个职业很辛劳,但是我依然热爱它。因为它给我带来的成就感是任何事情都无法与之相比较的。”余辉说。
在余辉看来,当一例例急危重症被化解,当一个个生命从死亡线上被抢救回来,当自己的专业能力被患者认可……就是他内心最幸福的时刻。
作为一名医生,常年保持24小时待命的工作状态绝非易事。余辉深知肩上的责任重于泰山,稍有疏漏后果不可预估,靠着那份坚韧和担当,他坚持了下来。
人群中的余辉低调、内敛,不引人注目。但在熟悉他的同事眼中,他是一名兢兢业业、富有爱心、敢于担当的好医生。
因为日常工作需要长期与射线为伴,所以余辉在做手术时都要穿上几十斤的厚重铅衣。长年累月地工作,除了对技术的磨练,更是对身体的考验。小手术半个小时结束,下肢动脉血管闭塞之类的手术则需要五六个小时,高强度的工作、厚重的铅衣,对腰椎的损伤很大。因此,余辉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每台大手术后,他腰都疼得直不起来,只好带着护腰带缓解。
医者父母心,无德不成医。这是百姓心目中好医生的一种衡量标准,也是从医者的最高境界。余辉告诉笔者,紧张踏实的日子,不管再累再辛苦,只要看到患者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紧迫和使命,那种感觉是与生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