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9年04月08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遂平县构建长效脱贫机制

发布时间:2019-04-08 07:57:36  

创新生态扶贫模式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遂平县构建长效脱贫机制

本报讯 (通讯员 聂海博)近年来,遂平县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构建长效脱贫机制,在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和抑制新生贫困现象方面作出了有效尝试。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该县抓住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的机遇,以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全县乡、村、组三级清产核资工作已全部完成,共清理资金1.75亿元、资源性资产136万亩,清查核实资产14.46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72亿元。通过债权债务清理、合同清理、固定资产估价、明晰产权归属,实现了集体资产“问题清”、“账目清”和“产权清”,摸清了村、组家底,唤醒了农村“沉睡的资本”,为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13个村已经挂牌成立了振兴股份经济合作社,其中遂平新区施庄社区振兴股份经济合作社为我市“股改第一村”,其他190个村也相继进入股改阶段。同时,8个试点村大胆探索,积极改革,初步形成了五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模式。一是资源开发型。如古泉山村振兴股份经济合作社量化资产193万余元,利用未承包到户的土地、山地等自然资源,集中开发综合种植养殖项目;李兴楼村振兴股份经济合作社量化资产43万余元,计划吸引外资对龙天沟景区进行共同开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二是资源盘活型。如于楼村振兴股份经济合作社量化资产35万余元,盘活村集体土地资源进行休闲农业开发,实施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冷链物流)。三是产业带动型。如索店村振兴股份经济合作社量化资产52万余元,依托名品花木产业基地,大力打造区域品牌。四是物业租赁型。如施庄社区振兴股份经济合作社量化资产592万余元,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通过对门面商铺、仓储设施、建材市场等进行物业租赁增加集体收入。五是乡村旅游型。如杨店村振兴股份经济合作社量化资产138万余元,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拓展农林业其他功能,开发农家乐、渔家乐、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项目。

创新生态扶贫模式。坚持“政府主导、乡村参股、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由政府统一流转土地、统一合作模式,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一是政府主导,乡村参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县财政无偿投入土地流转和植树造林资金4500万元,扶持80多个村作为村集体参股方,与苗木公司共同建设围村片林、农田林网精品点、县乡道路生态廊道等项目。二是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扶持全国最大的彩叶苗木公司——名品彩叶参与创森,同时吸引县内绿盈彩叶公司等10余家小企业参与,着力打造彩叶之城,带动企业投入资金2.2亿元。三是合作经营,共同受益。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发展经营模式,河南名品彩叶等公司以苗木入股,占51%的股份;每个村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农业合作社,与苗木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村集体以政府投入的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占49%的股份。收益按企业和村集体4:6分成,村集体收益注入本村振兴股份经济合作社,预计3年至5年后,每个村集体年收益将超过20万元,做到村村有集体收入,确保村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更有效地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在群众中的话语权。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一方面,强化村级党组织建设。从致富能手、农民合作社负责人、优秀民营企业家、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人员中挑选优秀人才按程序充实到村“两委”班子里,着力提升村“两委”班子成员领导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为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每年举办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培训班,不断提高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增强服务发展特色产业的本领,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集体资产管理的主体,每个村设立一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称为村民合作社。村民合作社接受村党支部领导,协助并配合村民委员会工作,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下,履行村级集体资产管理、资源开发、经济发展、成员服务等职责,实行集体资产收益与村组织收入分账管理。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致富能手、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等人才的作用,提升村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