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仁忠 通讯员 张银芳
“国家扶贫政策指出,要确保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即吃不愁、穿不愁,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安全住房保障……”日前,在汝南县,走进村庄都能听到文化“大喇叭”的声音,让群众第一时间了解国家的富民政策。
比文化“大喇叭”更吸引人的是,在县城附近的一个村口,一位大姐正笑容满面的与人聊天,她愉悦的声音盖过了喇叭声:“今天村委政务公开栏张贴了咱村自来水安装的名单,现在家家户户都有自来水了,别看我不懂什么是好政策,但是原来一到天黑各家各户都是关上门看电视,现在有了文化广场,大家吃完饭可以跳跳舞、锻炼锻炼身体,这种生活我原来只是在电视上看过,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也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再看看咱村新修的路,盖的新房子、广场,建的扶贫车间,我就感觉国家的扶贫政策好。”
这位大姐还说:“原来我从不关心国家政策,感觉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但有了扶贫工作后,经常在村委政务公开栏、手机新闻上看新闻,看见新政策我就赶快去给其他村民讲讲,每次看大家认真听我讲政策,我就感觉十分自豪,更加关注扶贫各项政策,天天在村里给大家讲解政策,让村民都知道应该享受的待遇,我被村民们称为村口的‘大喇叭’。”
不光村民是“大喇叭”,每个扶贫干部也是政策宣讲的“大喇叭”。政策要落实,必须有人宣传。基层干部是政策和群众之间的“传话筒”,在扶贫日和日常帮扶工作中,帮扶队员深入贫困户家中,帮助他们核对扶贫政策是否已全部兑现、扶贫资金是否已全部到位,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真正帮助他们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而基层干部也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大喇叭”。
村口文化“大喇叭”,基层干部“大喇叭”,每个群众都是“大喇叭”,用千千万万个“大喇叭”聚民声、听民意、传民情,决胜脱贫攻坚,扬帆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