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9年03月20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泌阳县 “生态活水”浇开“扶贫之花”

发布时间:2019-03-20 08:48:49  

泌阳县 “生态活水”浇开“扶贫之花”

马谷田镇陈庄村年人均增收3000元;高邑镇成立香菇种植合作社12个,年产值达1亿元

本报讯 (记者 侯伟峰 通讯员 董莉莉)坚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眼下,泌阳县正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积极开展全民植绿、全域增绿行动,让生态扶贫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同时突进。

牵住林果的“牛鼻子”,夯实崛起的“家底子”。该县自古就有“五山一水四分田”的说法,全县荒山荒坡较多,成片造林效果有明显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引导贫困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利益共享,采取托管经营、承包经营、合作经营等方式发展林果经济。目前,全县种植林果11万亩,挂果面积6.3万亩,产量9.45万吨,年实现产值在6亿元以上,带动1362户2836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马谷田镇河南村党支部成立了党群创业服务社,依托永远农业种植合作社种植晚秋黄梨、丰水梨2000亩。贫困户以土地参股,合作社负责提供种苗、化肥、管理和销路,收益按照农户80%、村委和合作社各10%进行分红。至目前,实现分红16万元,带动全村28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全县林业专业合作社、农林合作社有76家,联合承包经营户286户,带领1610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每到春天,梨花盛开,从市区前来踏青赏花的市民络绎不绝,带动周边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依托本地生态资源发展全域旅游,带动54户贫困户增收。

探索保护的“新路子”,温暖村民的“心窝子”。马谷田镇陈庄村的彭红花是一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她还有个身份——环境监管员。平日里,她在村里监测环境卫生、生活污水处理,如若出现环境问题及时上报。

像彭红花这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生态环境维护任务的全县共有5000多人。全境设置护林员、巡河员、石村区环境监管员,分别负责林、河、空气等环境指标的监测,年人均增收3000元。

“我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出去转转,看看周边有啥情况,既锻炼了身体又反映了环境卫生问题。村里干净了,我的心情也好了。”彭红花高兴地说。通过自抓自管激发村民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的热情,环境的改善既需要环保部门的努力,更离不开大家的参与。

打好“农林经济”牌,奏出“生态扶贫”曲。“泌阳花菇甲天下,高邑香菇一枝花”。高邑镇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食用菌产业,如今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助推了乡域经济蓬勃发展和全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高邑镇是种植香菇的传统大镇,有传统种植习惯和成熟的种植技术。多年来,该镇借助林业发展优势,破解了香菇生产中夏季温度调节困难瓶颈,利用房前屋后、河道林下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全镇有1000多户群众在林下种植香菇2400亩,种植袋数2300万袋;建成香菇保鲜冷库38座,成立香菇种植合作社12个,年产值达1亿元,年增加就业人数3000多人,香菇远销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福建等地和韩国、日本等国家。

全县充分发挥生态保护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在绿色发展中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在扶贫开发中实现生态保护,用绿水青山培育金山银山,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双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