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 砥砺前行
——驿城区司法局老街司法所矫正工作侧记
记者 吴勇峰 见习记者 席虎成
当日8时30分,王某来到司法所向刘军汇报工作。王某讲述,自己在年少无知的时候犯下错误,受到应有的惩罚,回到家后曾一度迷惘失落,没有生活的目标和希望。在他成为刘军的帮教对象后,起初还有抵触情绪,但是在过去的一年里,刘军为了帮助他学到一门技能,更好立足社会,每周都会抽出时间陪着他去考驾照,不管刮风下雨,刘军都会在训练场等到他学车结束。同时,刘军积极做工作给王某申请了低保、廉租房,还努力协调给王某找到一份驾驶员的工作。长期相处下来,王某终被刘军的真诚所打动,每次见面都以“大哥”相称。王某也不负所望,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获得了“先进个人”“安全标兵”等荣誉称号。“一定要珍惜自由,珍惜现在的生活,踏踏实实好好工作。”送走王某时,刘军仍一遍遍语重心长地提醒着。
终于有点空闲时间,可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刘军告诉记者,上午有一家人要过来调解父子之间的赡养问题。刘军边说边整理提前准备好的调解材料,还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他说自己记性不好,习惯把今天的具体工作记下来,这样就不会忘了。10时许,调解双方来到司法所,“我们的拆迁赔偿款怎么分配?”“给老人买房子的装修钱为什么他不出?”“以后老人生病住院了,有人不愿意出钱怎么办……”调节双方还没坐下来就剑拔弩张。面对这样的情形,刘军一直在微笑倾听,等双方情绪有所缓和后,刘军便不厌其烦、推心置腹地给双方分析利弊,不知不觉1个小时过去了,在刘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调解下,双方冷静了许多,并表示愿意回到家里好好谈一谈。
“在外人看来,有些纠纷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然而,恰巧是这些不经意的小事,有时往往折磨得当事人寝食难安、如鲠在喉。”刘军告诉记者,一起纠纷调解少则半天时间,多则需要近一个月,两头跑,不能嫌麻烦,一次两次调解不成不要紧,要有耐心,多动嘴、多跑腿,让当事人知道你是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赢得当事人的信任,调解就好做多了。在基层司法所工作已有20多个年头,刘军说自己累并快乐着,依法、依理、依情将纠纷化解在基层,让群众满意成为刘军最大的心愿。
由于工作出色,2019年1月30日,在全国司法行政系统表彰大会上,刘军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司法所长荣誉称号;连续十多年被驿城区委、区政府评为“平安建设”先进工作者;2017年3月被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司法厅评为“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7月被驻马店市依法治市办授予“七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称号。
调解纠纷现场。记者 张静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