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9年03月07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莽莽青山披锦绣 悠悠绿水润天中

——我市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述评

发布时间:2019-03-07 08:38:49  

记者 高君瑞

春节刚过,适逢周末,市摄影协会会员杨莉就来到了宿鸭湖罗店镇境内的湿地公园。“听说这里飞来了国家重点一级野生保护动物黑颈鹤,我想拍一些照片。”杨莉怀里抱着她的长焦相机,指着不远处小声说:“宿鸭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鸟也越来越多,以前哪能见到这么多鸟啊。看,黑颈鹤!”

只见两只黑颈鹤在低空盘旋,偶尔掠过清澈的湖水,小小的涟漪在湖面荡漾开去。亚洲最大的平原人工湖——宿鸭湖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大气、水、土壤防治行动成效明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天中大地变得越来越美。

凝聚“绿色之力”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璀璨的灯光闪烁其中,各种民间艺术表演持续引爆游客热情,这是“2019老乐山新春灯会”期间的情形。尽管当前活动已经落下帷幕,它带给人们的惊喜、震撼却依然在发酵。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几年前的老乐山,山脚下还是乱石丛生、污水横流。在群众强烈的呼声中,我市开始大刀阔斧地对老乐山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坚决遏止一切污染源,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产业,改变了村民靠天吃饭、采挖砂石的落后生产方式。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而今,老乐山已经成为驻马店旅游产业的一块金字招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无论是在深入推进绿色驻马店建设长远大计中,还是在部署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工作都有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一个越来越美丽的天中愈发清晰地呈现在世人眼前。

汇集“绿色之源”

水生态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对老百姓来说,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水利就是民生。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2018年12月29日上午,宿鸭湖清淤扩容工程开工动员大会举行,标志着全省“四水同治”战略十大水利工程正式开工。在我省提出的“四水同治”十大水利工程项目中,驻马店市承担了其中的三项,分别是宿鸭湖水库清淤扩容、洪汝河治理和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灌溉,这三项工程在提高水库防洪兴利能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加快“一中心五组团”建设、推进我市高质量跨越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通过多次调研、充分论证,提出了建设宿鸭湖水库清淤扩容、洪汝河治理通航、板桥水库除险加固、淮河流域滞洪区建设、南水北调四县供水、正阳县城区引水供水调蓄、上蔡县引水及水系治理、中心城区生态水系治理、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等十大重点水利工程。十大水利工程不仅是“四水同治”的基础工程、构建水网的骨干工程,也是解决发展瓶颈的关键工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全局意义。

一座城市想要有灵性、有活力、有动感,一定要有四通八达的水系,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城市输入活力和生机。近年来,我市大力构建城市水系新格局,完善生态水系网络,打造城市滨水景观,集聚发展生态优势,使我市城乡河道通畅、渠水清澈、风景秀美,地下水源得到有效补充,河渠水质得到改善,人民群众享有了更多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成功跻身于全国三线城市行列。

1月24日,我市召开全市实施“四水同治”加快推进新时代驻马店水利现代化大会,提出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逐步实现“河畅、湖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建设目标。一座山水园林、生态宜居的新城,一种绿水逶迤、青山相向的诗意栖居生活正向我们走来。

厚植“绿色之基”

2018年10月15日,我市被正式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从创森起步到创森成功,全市上下秉承“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宗旨,遵循“钟灵毓秀天中地、山水田园驻马店”的定位,走出了一条具有驻马店特色的创森之路。

在创森过程中,我市的森林体系更加完善。全市共完成造林204.8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4年的22.77%提高到31.91%;市中心城区新增绿地面积748公顷,绿化覆盖率由40%提高到43.2%;新增公园绿地223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04平方米;结合“四美”乡村建设,完善农田林网22.92万亩,完成绿色村庄建设18个,美丽乡村163个,新增围村林面积1.3万亩,村庄绿化率达35%;改造提升水系绿化林带1010.4公里,水岸绿化率达94%,基本实现“路相通、沟相连、林成网、田成方”的建设格局。

为了提升森林质量,我市出台了西部山区保护、森林资源管理等一系列文件和《驻马店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驻马店市城市绿化条例》,对128.54万亩国家级、省级生态公益林开展常态化、规范化管护,实施森林抚育50.55万亩。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建设,新建省级湿地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2处,改造升级森林公园5处。全市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4处,省级森林公园5处,国家级湿地公园1处,省级湿地公园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市级森林公园6处。

依托各具特色的文化主题,我市建设了盘古文化、重阳文化、车舆文化、嫘祖文化等特色文化主题游园24个;依托嵖岈山景区、老乐山景区等,新建市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19处;通过设置生态文化知识宣传栏、举办科普活动等形式,大力普及森林生态文化知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造林绿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更是民心所向。未来的天中,无论置身何处,郁郁葱葱、绿树掩映的景象将随处可见,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呵护“绿色之肺”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就是幸福。2018年9月9日,在全省生态环境大会上,我市签了责任状,确保在2020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2.5达到35微克/立方米。

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大战、硬仗,而创建国家二类环保市更是对我市的严峻考验。为此,市委、市政府聚焦关键环节,坚定不移地实施铁腕治污,朝着目标一路向前。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国家、省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部署及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定的责任担当、过硬的法治手腕,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以十大专项治理行动为抓手,按照“以天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要求,强力推进依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全民治污,实施蓝天、碧水、净土百日攻坚行动,开展十大专项治理行动,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驻马店全市人民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让驻马店真正成为一个水清、树绿、路畅、天蓝的生态宜居城市。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