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培雅
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四季的菜蔬在变幻的时节里像一首首唐诗或一阙阙宋词次第生长。翻开古老的《诗经》,里面不但吟唱着古人火热的情感,而且飘荡着菜蔬之香,那些美好的文字随着舌尖走进了今天的烟火人生。
先说两个名字非常阳春白雪的蔬菜——莱菔、蔓华。“南山有台,北山有莱”——《诗·小雅·南山有台》。“田卒污莱”——《诗·小雅·十月之交》。“莱,蔓华也。”——《说文》。知道这么文雅的诗词里描绘的是什么吗?大萝卜!就是如今在菜市场上论堆卖的青皮萝卜!古人如何吃萝卜已经无从考究,但是萝卜的辉煌家史可推溯到上古时代。
说完底蕴厚重的萝卜,咱们再温习一下《诗经》里的荇菜。大家都知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句,下一句却鲜为人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种蔬菜不仅在开篇《关雎》一吟三叹,而且据说这荇菜只有周天子的女眷才能采,是特权阶层的奢侈品。高端大气的荇菜如今也有,花多且花期长,是庭院点缀水景的佳品。根茎可食用,可做蔬菜来煮汤,柔软滑嫩,在当时可称之为美食。
说了“系出名门”的荇菜,咱们再说一种比较亲民的蔬菜——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卷耳今叫苍耳,不属中土物种,是春秋时期牛羊贸易得来,故古时俗称“羊带来”,也称蒺藜。古时采幼苗和嫩叶,经过处理可为菜蔬佐餐,因为“滑而少味”,多为贫民食用。据说将种子炒熟可去皮磨面。苍耳全身都有毒,我推测古人烹调技术应该很高,没听说吃出毛病的,也可能是当时医疗条件所限,吃出来也不知道。
还有江湖上传说的上神一样存在的蔬菜——芣苢,就是今天的车前草。《诗经》有云:“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古人坚信吃车前草能怀孕且生男,这种说法无从考证,但是车前草种子可治疗妇人难产,嫩叶幼苗作为蔬菜可食却是《本草纲目》上有记载的。
把葵放在最后是因为它是没落的老大,它曾是葵、韭、藿、薤、葱五菜之首,在中国蔬菜史上占据霸主位置近2000年。李时珍说过:“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少。”王帧 《农书》说:“葵为百菜之主,备四时之馔,可防荒俭,可以菹腊,其根可疗疾。”葵菜又名冬葵,民间称冬苋菜,属锦葵科植物。此菜各地都有野生,根、花及种子均可入药。《诗经·七月》有这样的描述:“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如今葵沦落到野菜的位置,真是无处话凄凉。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大棚种植的普及迎来了当今蔬菜的全盛时代,我们只能在《诗经》里的这几种蔬菜中徘徊:中午吃什么?是凉拌莱菔还是上汤荇菜?是清炒苍耳还是蒜蓉葵菜呢?
除了这些名门正派出身的“高大上”蔬菜,我们当地的野菜树上的有柳芽、杨树叶、榆钱、槐花、花椒芽、枸杞芽,地里的有荠菜、苦菜、婆婆丁、油菜、打碗花、刺蕨芽、苋菜、灰条、扫帚苗、野葱、野蒜、野韭菜……要说野菜中的名流,荠菜排名第一当之无愧。一是它成名较早。据说《诗经》上所咏的“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指的就是荠菜。二是有文人雅士的追捧。女作家张洁的代表作《挖荠菜》就是以它为主角,甚至登上了当时的小学课本,让荠菜的味道人脑入心。三是荠菜确有过人之处,它不仅有凉血止血、补虚健脾的药用价值,而且味道鲜美,用作饺子的主料,那种清香让人黯然销魂。
紧跟其后的应该就是灰条了。诗人陆游在《剑南诗稿》中说“陋巷藜羹心自乐”,据考证,藜就是今天灰条的别称。说起灰条,它应该列入中国革命史中。当年毛泽东率军转战陕北,因条件艰苦战士们吃不上青菜。毛泽东与警卫员散步山野时指着路边的灰条说:“这种野菜可以吃,长征时部队采它当饭吃过。”一句话不打紧,战士们不但吃上了青菜,而且营养也得到了均衡,接连打了几场胜仗。
“探花”应该是马齿苋,马齿苋不仅外表是“小鲜肉”,而且口感爽滑,《滇南本草》上还说它“益气,清暑热,宽中下气,润肠,消积滞,杀虫,疗疮红肿疼痛”。这哪里是野菜呀,明明就是“赛人参”啊!
排名第四的应为蒲菜。之所以把名不见经传的它放到前列,是因为它的历史价值——救过孔夫子的命,而且这个故事据说发生在我们天中的地盘上。公元前490年,陈国与蔡国“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业”,企图以“陈蔡绝粮”,让精神文明的先驱死于物质食粮的断绝上。陈国是现在的周口市淮阳县,蔡国就是现在的上蔡县。然而孔子忠实的门徒颜回却聪明地想出了以泥水中的蒲菜代替粮食的做法,让圣人以我们天中的蒲菜果腹,度过了政治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光。
自古至今,很多文人雅士都以吃菜蔬为荣,诗人陆游以“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洁”强调修身养性,不贪食厚味,他以长斋蔬果自豪:“放翁多年不肉食,盘箸未免犹豪奢。松枝软炊玉粒饭,蘸酱自调银色茄。”盛唐诗人王维也是个素食主义者,他在《积雨辋川庄作》诗曰:“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简朴自然的素食生活才能写出超然出尘的诗文。
“青蒿苦菜闹春盘”“蕨芽珍嫩压春蔬”,土地慷慨地为我们奉上菜蔬的盛宴,让我们尝尽尘世的悲欢之后,用食物的温度体悟生命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