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9年02月23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获得感写在人民群众的笑脸上

——来自我市两级人民法院破解执行难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9-02-23 09:15:28  

代廷伟 吴胜军 于游 /

编者按

执行难严重损害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影响法律权威和司法公信力。近三年来,我市两级人民法院以零容忍的态度,重拳打击拒执犯罪,开展“百日执行风暴”“春雷行动”等集中执行活动,对“老赖”产生了强大威慑力,社会效果明显。2016年至2018年,全市两级人民法院受理各类执行案件54606件,结案51461件,结案率为94.24%,执行到位金额为454163.11万元。

huanggw190271.jpg 

申请执行人喜领执行款。

“当前执行工作的开展距离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还有差距,人民群众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民法院创建的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制度已经成为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市两级人民法院要千方百计提升执行到位率和到位金额,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日前,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社军就我市在执行难中如何破解查人找物难、应对规避执行难、财产变现难、有效管理难时指出,司法是保障公民权益、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屏障,执行程序又是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后一个环节,关系到生效法律文书能否实现。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执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构建网络查控系统

破解查人找物难

执行难难在查人找物。近年来,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了网络执行查控系统,与多家单位和全市多家金融机构联网,可以查询被执行人全国范围内包含不动产、银行存款、金融理财产品、船舶、车辆、证券、网络资金等在内的被执行人的多项信息。法官足不出户便可冻结,甚至扣划“老赖”存款。

在上蔡县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执行案件中,面对上蔡县某鞋厂的被执行人,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利用网络查控系统,轻点鼠标就完成了从财产发现到控制。

我市构建网络查控系统,给执行法官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现在,一名法官一年通过网络查控执行到位的财产相当于过去十年的总和,极大提高了执行效率。

近年来,市中级人民法院不断加大执行指挥中心投入力度,构建网络查控系统,切实做好人员、技术保障,各项工作均明确责任到人,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的实体功能,有效破解了查人找物难。全力推进执行案件网上办理、网上管理、网上留痕,并加大对流程节点、办理情况的监管力度,切实发挥信息技术的减负增效作用。

20161120181020,市中级人民法院充分利用网络执行查控系统,累计查询被执行人车辆、证券等财产信息2642万条次,网络冻结金额21.48亿元,5825起案件得以顺利执结,全面优化了执行中查找财产的方式,有力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实行网络司法拍卖

破解财产变现难

在网络司法拍卖实践中,拍卖之前的评估环节成为短板,并掣肘变现效率。对此,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出台了《关于两级人民法院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若干问题的规定》,新增当事人议价、定向询价、网络询价三种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的方式,提高了财产处置效率。据了解,我市正在加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力度与网拍系统相关联的司法评估信息化平台对接,将实现我市司法评估线上操作,提高评估的公开性、规范性。

去年10月,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网络司法拍卖平台,整体处置一处烂尾楼盘。拍卖过程中,经过多回合竞价,刷新该院司法网拍成交纪录,创下司法网拍单笔成交最高额。

我市两级人民法院在实行网络司法拍卖和破解财产变现难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经过多方努力,目前我市网络司法拍卖已经逐渐代替传统的拍卖方式,成为我市两级人民法院处理查控财产的主要变现方式。

据了解,我市两级人民法院不断加大网络司法拍卖力度,自2016年以来,全市两级人民法院发布拍品3299件,拍卖6115次,成交1305件、9.15亿元,为当事人节省佣金3357.7万元。

增加被执行人的失信成本

破解“老赖”惩戒难

自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建立以来,我市越来越多的被执行人主动联系人民法院,履行早该履行的义务。

不得坐飞机、乘高铁、高消费,不得贷款、新办公司,不得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016年以来,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多家单位及新闻媒体签署文件,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限制。

同时,我市两级人民法院不断增加被执行人的失信成本,对被执行人实行动态管理,让其综合运用财产申报、纳入失信黑名单、悬赏公告、罚款、拘留等执行措施,严厉打击规避执行、抗拒执行、妨碍执行等行为。坚持“纳入是常态、不纳入是例外”的原则,将53933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录入全国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通过多途径集中曝光18446名“老赖”信息。深化与公安、检察机关的沟通交流,建立完善“快立、快捕、快审、快结”的工作机制。坚持集中执行与日常执行相结合,相继开展“百日执行风暴”“春雷行动”“夏季雷霆”“秋季攻坚”“执行攻坚年”等集中执行活动,集中力量,攻克难案,拘传4621人,拘留1582人,实际执结各类案件13329件,执行到位11.58亿元。

完善机制建设

破解规范执行难

谎称名下只有一套房;伪造合同虚假租赁……为规避执行,“老赖”可谓花样百出。

笔者从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该院将针对一套房执行、相邻纠纷的违法拆除等执行工作中的难点开展专项治理,全力破解执行难。

“老赖”一边声称无力还款,一边出入高端会所。刘某是一起金融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按照人民法院判决,他应向债权人偿还120万元债务,但刘某一直表示自己无力还款。之后,他为躲避执行更换了手机号码,玩起了“失踪”。可是,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在调查中发现,刘某在案件执行阶段曾将一辆Q牌奥迪轿车的所有权转让给案外人。不仅如此,刘某还收到了其他人归还的借款50万元,却没有用于偿还债务。

针对规范执行难的特点,我市两级人民法院认真分析各类案件特点,不断完善自身机制建设,让“老赖”无空可钻。

市中级人民法院还印发了《建立破解执行难协作工作机制的意见》,以打击拒不执行、抗拒执行行为为重点,对于符合拒执罪追诉条件的案件一律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形成打击拒执犯罪的长效机制和高压态势。

同时,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召开全市两级人民法院向执行难宣战誓师大会,各县区人民法院院长分别立下了“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军令状。制订《关于落实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军令状的实施方案》《落实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解决执行难的目标任务、方式方法和保障措施。

全市两级人民法院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将“基本解决执行难”作为“一把手”工程,院长是第一责任人。“一把手”既挂帅又出征,通过挂图作战、分解任务、倒排工期、压实责任、强化保障、严肃纪律等,努力做到压力下传、动力下移,确保工作部署落实到位。每月听取全市推进执行情况汇报,分析研判运行态势,并将执行工作纳入月讲评范围,月排名后两位的县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在大会上作表态发言。对县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采取日通报、周点评、月排名制度,强力督促全市两级人民法院持续发力,不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全市上下形成了一张破解规范执行难的防控体系。

该院在队伍建设上,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个根本,引导执行干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执行队伍。强化能力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培训,通过现场培训、视频培训、实地教学等形式,培训执行干警。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建立执行办案节点责任制,对执行案件的每个节点、每个事项都明确责任到人。

“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是社会矛盾在司法领域的具体体现,而且执行难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改变,其实质反映的是人民法院如何破解执行难,让人民群众拥有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张社军面对笔者如是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