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新义
“过了元旦是新年,兴留一家乐开颜。党的扶贫政策好,让俺脱贫日子甜。”这是确山县竹沟镇陈楼村村民杨兴留最近写的一首打油诗。这位去年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把对党和政府、对帮扶单位确山县畜牧局的感激之情写成了诗,厚厚一本“诗集”,逢人就拿出来“晒”,掩饰不住内心的幸福。
近日,记者走进陈楼,走近这位乡村诗人,感知县畜牧局扎实开展的扶贫解困举措,聆听这位贫困户诗人的诗意心声。
陈楼是个非常偏僻的村,距竹沟镇政府所在地十多公里,村民们住在一个个山坳里。当看到一处处养殖场、温室大棚和村民高兴的脸庞后,我们切实感受到,确山县畜牧局把产业扶贫做到了村民的心坎儿上。
在杨兴留的“诗集”里,记者看到这么几句诗:感谢党啊,您把我们千千万万个贫困户从贫困的漩涡中带到幸福的彼岸;感谢县畜牧局,你们大无畏的辛苦付出,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杨兴留的爱人身体有病,常年需要他照顾。得益于县畜牧局在村里帮建的养殖场,他可以在家门口干活儿挣钱。
在县畜牧局的积极努力下,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可将小额贷款或到户增收项目资金入股大型养殖企业,企业每年按一定比例对贫困户进行分红。针对一些有养殖意愿、具备养殖条件但没有资金购买种畜的贫困农户,大型养殖企业向其提供后备母畜(一般猪2头,牛1头,羊3至5只)供贫困户饲养,等来年产仔后,还给养殖企业等量的母畜,让其余供贫困户滚动发展。此外,养殖企业还直接安排贫困户劳动力到场内长期就业或打零工。
至目前,全县共有35家养殖企业通过这一模式参与了产业扶贫。县畜牧局选派15名优秀畜牧专家,组成专家服务团,分片联系乡镇(街道),对贫困养殖户及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和带贫企业,在畜禽饲养管理、疫病防控、饲料青贮、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
说起自己的帮扶联系人——县畜牧局干部张光辉,杨兴留感激不尽,并为他写了一首诗:“脱贫之后最光荣,不忘光辉你的情。身居扶贫第一线,不分黑夜和天明。”对于县畜牧局派驻陈楼村的第一书记苏华磊,杨兴留更是逢人就夸,并写了一首诗:“第一书记牵挂俺,兴留时刻记心间。问声书记你可好,注意身体防风寒。”
“我实在不知道该用啥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就想到了写诗。”杨兴留说。面对未来的生活,杨兴留信心满满。他说,他要继续写诗,宣传党的好政策,宣传农村新风尚,帮助还没脱贫的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