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近日,题目泄露、印刷分装错误、考题出现偏差等研究生考试频频出差错引发舆论持续关注。万众聚焦的考研竟出现如此低级错误,确实令人匪夷所思。接下来还将迎来研究生考试复试,在这一大背景下,对考研“乌龙”事件进行深刻反思更显必要。
作为选拔性考试,研究生招考是严肃而权威的,从试卷出题印刷到装袋密封等各环节都应严肃认真对待、监督审查到位。相对于全国统一命题的英语、数学等统考科目,自主命题考试本是出于诸多因素考量,方便高校选拔所需的人才。但是权力下放并不意味着要求的下降,命题组考是一项高度专业性、严肃性的工作,理应有一套严格科学的操作程序。按理而言,如此严肃的考试,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做到严格把关,都应该能及时发现问题。自主命题考试出现“乌龙”恰恰暴露出当前自主试题命制和考试组织、监督机制方面有待改进。
研究生考试关乎考生理想追求和前途命运,严肃公正是考生和社会的首要诉求,各环节不容许一丝疏漏和错误。正如有教育工作者认为,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误就否定一切,但必须汲取此事的教训。对于考研“乌龙”,涉事高校出面道歉是必须的,但绝不能停留于道歉补考和追责,必须引发深刻反思。相关学校和部门深入查清真相、消除公众疑问不仅关乎考生的切身利益,更涉及社会对考研的信任问题,也只有弄清楚来龙去脉才能对症下药,严格规范各项工作流程,通过严格的制度设置和执行有效防止类似事件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