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9年01月04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日壮士 英气冲天——董天知

发布时间:2019-01-04 08:36:01  

 新华社郑州12月9日电 (记者 王 烁)在河南省荥阳市老城南街,一座青砖灰瓦的三进院落内,矗立着一尊董天知半身铜像。这是山西牺盟会杰出领袖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山西新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董天知的出生地。

董天知,原名董亮,曾易名董旭生,1911年生,河南荥阳县人。早年参加进步学生运动,直接受党的著名农民运动领导人彭湃的影响,参加革命活动。1929年,他考入北平宏达学院,参加互济会、反帝大同盟等党的外围组织。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共青团北平市委组织干事兼儿童局书记。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董天知被捕入“北平军人反省分院”(即草岚子监狱),敌人施尽种种酷刑。在政治诱降和死刑威胁面前,他始终大义凛然,忠贞不屈。

1934年冬,狱中政治犯50余人,为要求下镣、看报,举行绝食斗争。组织上考虑到董天知长期卧病不起,身体虚弱,决定不让他参加。他坚定表示:“个人生命事小,政治影响事大。”毅然参加绝食斗争。到斗争取得胜利时,董天知已是奄奄一息。

1936年9月,董天知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0月下旬被中共中央北方局派往山西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参与领导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和建立山西新军的工作。1937年9月,在牺盟会第一届代表大会上董天知当选为执行委员和抗日救亡先锋总队总队长。曾率山西各界慰问团到华北前线慰问抗日的第29军将士。同年11月起,先后任山西抗敌决死第3总队政治主任、第3纵队政治部主任和纵队军政委员会书记(后任政治委员)、山西第5行政区保安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粉碎了反动军官李冠军策动的军事叛乱,指挥部队在晋南、晋东南配合八路军主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同时,为把新军建设成一支真正的人民军队,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1940年整军后,董天知任八路军129师决死第3纵队政治委员。1940年8月,董天知率部参加百团大战时,在山西潞城王(郭庄)村战斗中,为掩护部队突围,亲率警卫排奋勇作战,因寡不敌众,28名官兵全部壮烈殉国。董天知牺牲时年仅29岁。

董天知牺牲后,牺盟总会在悼词中称他“是最优秀的牺盟领导者,是最优秀的青年模范,是最优秀的青年军事干部”。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董天知的侄子董广华一直没有停下挖掘整理伯父事迹的脚步。“他用热血和牺牲诠释了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他的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我们。”董广华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