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8年12月12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旗高擎新时代 砥砺前行铸辉煌

发布时间:2018-12-12 09:50:15  

王化远 孟祥瑞 陈鹏霖 /

栉风沐雨见肝胆,砥砺奋进谱华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阳县委树立“党建+”工作理念,围绕落实党建责任、筑牢基层堡垒、激发党性活力、树立正确导向,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务实创新、干事创业,用辛勤的汗水、扎实的作风、闪光的智慧,谱写出一曲曲创新创优基层党建工作的豪迈乐章。

党建新突破,助推发展新高度。正阳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项目引进提速,城市建设加快,农业发展突破。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正阳花生”被评为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正阳县被命名为“中国花生之都”、“中国富硒花生产业化基地县”、“中国国际花生产品交易中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落户正阳,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通过评审。

健全责任体系 夯实党建主责

体系清、责任明,是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基本条件。正阳县委坚持以上率下、健全责任体系、强化压力传导,夯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

坚持以上率下。县委每年平均召开15次县委常委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党建重点工作。在县乡两级制定党建工作责任、制度、任务、问题、整改等5 个清单,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党员联系群众、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观摩述职考核、党建重点工作考评等制度,县委常委带头参加学习,带头讲专题党课,带头参加组织生活,每名县级党员领导包抓1个乡镇、联系1个农村、分包2名以上贫困户,示范带动党建工作责任落实。

健全责任体系。健全奖惩激励、竞优争先、监督管理、绩效考核、责任追究于一体的正向激励机制,每半年在村党支部开展一次以争创“基层党建红旗村”、“脱贫攻坚红旗村”、“产业兴旺红旗村”、“生态宜居红旗村”、“和谐稳定红旗村”为主要内容的“五面红旗村”评选活动,并进行命名表彰。

强化压力传导。按照习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上提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三个加强”新要求,正阳县委根据新要求,适应新时代,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对党建责任细化量化,建立党建工作台账,下管到村,运用月督查、季例会、半年评比、年终观摩述评考核的推进机制,“账单式”查账销账,统筹推进企业、农村、机关、事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实施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观摩考评和村党支部书记抓党建促脱贫考核,定期对抓基层党建工作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考评和专项督查。对不称职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免职撤换,对软弱涣散和后进村党组织实施挂牌督战、跟踪问效。县委把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重中之重,采取重心下移、工作下沉、人员下派,把组织部机关干部放到一线锤炼作风、一线检验能力、一线增长才干,每人联系1个乡镇(街道)担任“抓乡促村”党建专员,实行个人责任、任务、奖惩与所包乡镇(街道)党建工作捆绑,参与共建、指导帮建、督导督建所联系乡镇(街道)基层党建工作。

建强基层基础 筑牢战斗堡垒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阳县委聚焦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加大财政保障力度,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财政投入均在9000万元以上,全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全面提升村级服务阵地。持续开展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提升深化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近三年,累计投入资金1.338亿元,新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193个,改扩建78个,新建村室最低面积320平方米,全部配套文化室、文化大舞台、卫生室,实现了全县294个村(社区)村级服务阵地全面达标升级。

全面提高村组干部待遇。今年1月,县委再次全面提高村组干部待遇,社区党支部书记待遇补贴达到2000/月,村党支部书记待遇达到1600/月。为在职村干部代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对正常离、退职村干部发放生活补贴。

全面增加村级党建经费。村级运转经费在去年的基础上,每村增加1万元,达到5.8万元;社区增加2万元,达到6万元。列支478万元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每村1.5万元、社区5万元。每年列支关怀激励专项资金100万元,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进行生活关怀激励;列支200万元,对全县优秀村党支部和驻村第一书记进行表彰奖励。

全面落实驻村经费保障。县委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为驻村干部提供经费、生活、人力、待遇等保障,激励驻村干部在农村基层一线干事创业,助力脱贫攻坚。

注重创新提升 激发党性活力

打造“三指数一平台”智慧党建系统。在全市首家开通“党建网”,并开发手机客户端,为全县党员干部提供网上在线学习和服务。建立“党员先锋”、“基层党支部堡垒”、“基层党建责任”3个指数,制定责任清单,细化主体责任,量化指数积分,在县、乡、村建立三级网上联管机制,对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实行积分考评记实管理,实现基层党组织生活有形化和党员管理有效化。

成立“两新”组织党组织和产业扶贫基地孵化中心。县委围绕“党建+”工作理念,成立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及产业扶贫基地孵化中心。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孵化,通过县委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设计党组织孵化流程,推进网格化管理,以文化、志愿、工会三类活动为载体,工会先行、群团助推的方式,破解企业“定位、认知、管理”三个差异,达到企业信赖、认可、支持。

项目化常态化实施党员志愿服务。县委设立县党员志愿服务总站,成立310个先锋队,招募党员志愿者7349名。党员志愿先锋队结合自身业务特长、工作优势,申报党员志愿服务项目和精品服务项目,党员志愿服务总站按照资源统筹、优势互补、按需推进原则,项目化、常态化开展志愿活动,以此激活党心,连接民心。

凝聚党建合力 引领脱贫攻坚

坚持正向奖惩,树立正确导向。县委坚持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赛马、相马,对敢于担当、成绩突出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对履职不力、工作落后的干部坚决免职摘帽,全面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活力。每年对脱贫攻坚考核前三名的乡镇,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和20万元的奖励。对在脱贫攻坚中工作乏力的乡镇党委书记果断调整,对表现优秀的乡镇长提拔重用为乡镇党委书记。近年来,7名乡镇党委书记因脱贫攻坚工作乏力被调整,11名乡镇长被重用为党委书记,6名副科级干部被提拔到乡镇长岗位。

实施人才选储,建强干部队伍。在村“两委”换届中,注重选配与脱贫攻坚相匹配的专业型、管理型、治理型党组织书记。每个村级党组织培养储备1~2名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3~5名村“两委”干部后备人选,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每年对农村“两委”正职、驻村第一书记、扶贫专员集中轮训2次以上。

强化驻村力量,提高帮扶成效。县委按照习总书记“派最能打仗的人”的要求,把最优秀的后备干部和骨干力量全部选派到驻村帮扶队伍中,把驻村帮扶作为夯实基层基础、实现精准脱贫的关键,发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正阳革命老区精神,众志成城、奋力拼搏,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打攻坚战,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强力支撑。20158月,选派111名机关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驻村帮扶全覆盖。201712月,通过召开驻村第一书记轮换工作动员会、“驻村扶贫标兵”表彰大会,层层动员、层层选拔、严格把关,选派新一批能干、肯干的驻村第一书记113名、扶贫专员169名,成立了由科级干部任队长的驻村工作队,对全县驻村工作进行加强。

 lim1812320.jpg

党员志愿服务十佳标兵。

 lim1812319.jpg

奖励基层党组织现场会。

 lim1812318.jpg

真阳办事处党群服务中心。

 lim1812317.jpg

党员志愿服务启动仪式。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