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988年
1978年12月,泌阳县委研究决定,重建泌阳县人民检察院。
1979年1月,县化肥厂建成投产,年产碳酸氢铵3000吨。
8月,河南省革命委员会确定泌阳为柞蚕基地县。
10月,县机械厂试制离心铸铁管成功,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0年10月,筹建泌阳县自来水厂,1983年1月一期工程竣工,日供水3400吨。
1981年1月10日至15日,召开泌阳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决取消县“革命委员会”,恢复县人民政府名称。
1982年7月1日,泌阳县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束,全县总人口为742821人。
1983年,全县粮食总产299亿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夏季总产1.85亿公斤,跨入省先进县行列。
1984年3月12日,地、县直干部职工和学生4.8万人,在原板桥水库库区内植树35万株,被命名为“泌阳县共青林”。
1985年3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鹏视察板桥水库大坝决口处,并到农民家中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9月24日至26日,省农科院等有关单位联合在泌阳召开梨品种鉴评会,经评议,确定“马谷田瓢梨”为优良品种。
12月24日,泌阳县电视差转台和调频广播电台建成。次年7月开播。
1986年4月,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泌阳县为贫困地区重点扶持县,由省文化厅对口支援、扶持。
12月26日,板桥水库复建工程围堰截流合龙。
1988年7月,泌阳县“白云毛峰”茶被评为河南省优质名茶。
7月,筹建泌阳县食用菌总厂,翌年10月建成。投入扶贫开发资金50余万元,分别在盘古、老河、铜山乡建立示范点,发展袋料香菇种植。
7月,泌阳县中医院建成并投入使用。
9月,国家林业部在泌阳召开薪炭林试点现场会,河南等13省市主管林业的领导人参加会议。会议听取了中共泌阳县委书记田富礼的汇报,参观了下碑寺等乡“林薪经营型”薪炭林基地。
1989年~1998年
1989年8月,县农业畜牧局实验成功的“河南省中原肉牛良种推广技术”获国家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
1990年4月,县食用菌协会被国家科协评为全国农村科普先进集体。
1991年6月,县委、县政府决定把发展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作为振兴泌阳农村经济,富乡、强县的支柱产业。在官庄乡苏岗村投入200万元扶贫开发资金,栽培袋料香菇100万袋,作为全县规模种植示范点。
1993年1月,泌阳县食用菌开发公司成立。县委、县政府决定对香菇生产实行目标管理。
11月29日,河南省风景名胜考察评议组对泌阳铜山风景名胜区考察评议结束,一致通过申报铜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1994年3月30日,河南省食用菌协会理事长刘纯业等到泌阳考察袋料香菇生产情况,认为袋料香菇生产是“南菇北移”的先导。
4月,泌阳县“中原黄牛大赛”在盘古乡盘古山下举办,参赛黄牛2000多头。
5月13日,省政府下发《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通知》,泌阳铜山风景名胜区被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11月22日,位于县城人民路北段(花园乡政府西侧)的泌阳县香菇市场开业。来自外省、市、县香菇客商代表参加开业典礼。
1995年1月15日,泌阳县首次“四荒”(荒山、荒坡、荒丘、荒滩)使用权拍卖现场会在王店乡高楼村召开。对高楼行政村境内“四荒”1485亩实行拍卖,成交额37125元。
1996年3月,县食用菌开发公司更名为县食用菌开发办公室,纳入政府序列。
8月1日,泌阳县社会汽车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11月,县政府投资1700万元兴建全国北方最大的香菇专业市场—中国泌阳香菇市场。
1997年5月1日,泌阳县公交公司成立,投入16座新型中巴车7辆,在泌阳城区开辟3条公交线路。
7月8日,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泌阳县“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泌阳县食用菌协会“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协会”。
1998年5月,泌阳县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秸秆养牛示范县。
1999年~2008年
1999年12月1日,国家环保总局批准泌阳县为全国第四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
2000年1月,泌阳县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全国城镇综合整治先进县”。
8月,世界银行考察通过《泌阳县实施世界银行贷款小规模肉牛发展项目》。9月12日,项目实施意见公布,项目总投资1317.16万元,扶持3个乡(镇)9个行政村发展肉牛生产。
10月,省政府公布焦竹园革命旧址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3月22日,泌阳县通过国家秸秆养牛示范县验收。
2002年3月3日至7日,中国泌阳国际香菇技术与营销研讨会在驻马店市召开。与会代表500多人,涉及15个国家或地区,国外代表近60人。国内外食用菌专家对“泌阳模式”的袋料香菇生产给予高度评价,对泌阳花菇的品质给予充分肯定。
4月,河南省统计局公布畜牧业生产排序,泌阳县大牲畜(牛)存栏跃居全省第一。
9月6日,泌阳县泌水湖公园第一期橡胶坝工程开工。
12月2日,国家林业部批准建设泌阳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
2003年4月4日,(农历三月三)首届中华盘古文化节在泌阳县盘古乡盘古山举行。
10月,“泌阳县无公害香菇”通过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和河南省技术监督局验收,列为“河南省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
2004年4月14日,新蔡—泌阳和途径泌阳境的上海—武威两条高速公路建设同时开工。
11月5日,泌阳县马谷田镇下河湾村发掘一处迄今为止国内面积最大的古冶铁遗址。
12月13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命名泌阳县为第三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12月,“泌阳县无公害食用菌”、“马谷田林果”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为第五批国家级标准化示范项目基地。
2005年9月10日,泌阳县第一高级中学一分校标准化教学楼建成并投入使用。
9月,“泌阳花菇”被认定为“河南省名牌农产品”。
12月4日,泌阳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盘古圣地”。
2007年6月29日,国家农业部发布第 878 号公告,宣告中国第一个肉牛品种——夏南牛诞生。
2009年~2018年
2011年1月12日,泌阳县人民政府同华润新能源有限公司,举行泌阳中祥、中天风电项目签约。拉开了该公司打造中原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宏伟工程序幕。
2012年2月29日,泌阳县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建设县。12月18日,县委、县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夏南牛品牌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夏南牛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为加快夏南牛由品种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变,为夏南牛产业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13年7月10日,焦竹园鄂豫边革命纪念馆在泌阳县正式建成开放,成为我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文化教育的又一重要阵地。
9月5日,中国肉牛(夏南牛)产业发展模式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5年1月21日,河南中云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三板”上市挂牌仪式在北京举行。
2月,泌阳花菇通过了《地理标志产品泌阳花菇》国家标准复审。
11月23日,泌阳县举行105路城区公交开通仪式。
2016年4月26日,184头澳大利亚格斯肉牛经过空运抵达郑州航空港,并转运至泌阳县杨家集指定隔离场、屠宰。
8月4日,泌阳县获河南省首批“粮改饲”试点县。
9月19日,泌阳县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第28届中原畜牧业交易博览会上,承办中国(肉牛)夏南牛产业链升级研讨暨产业推介活动。
2017年1月23日,泌阳县在产业集聚区隆重举行2017年第一批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集中开工仪式。
7月17日,泌阳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撤销泌阳县设立泌阳市的报告》。
8月10日,铜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揭牌暨全市各县区旅游直通车开通仪式在泌阳县铜山湖风景区举行。
8月15日,“夏南牛·恒都牛肉”高铁冠名首发仪式在郑州东站举行。
12月15日,河南省环保厅省级生态县创建技术评估组专家,对泌阳县省级生态县创建进行了技术评估。认为,泌阳县各项工作任务进展顺利,创建工作成效明显,可以通过省级生态县技术评估。
2018年3月,泌阳县被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县城。这是泌阳县自2011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以来第二次通过复审。
7月,泌阳县兽医实验室通过省级现场二次考核验收。
9月25日,泌阳县决战脱贫攻坚誓师大会在县委一号会议室举行,在场的党员干部集体宣誓,誓师立下“军令状”,吹响全县脱贫攻坚最后决战的冲锋号。
9月27日,省环保厅考核验收组宣布同意泌阳县通过省级生态县考核验收。
10月31日,由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国菌物协会主办,泌阳县人民政府主办的推进食用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交流会暨李玉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泌阳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