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孙巍峰一行指导视察工作。
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成立16年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和谐仲裁、公正仲裁和高效仲裁为主线开展各项工作,坚持仲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正确方向,切实履行《仲裁法》赋予的仲裁职责,增强实现超越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做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仲裁当事人服务的工作,坚持从制度推介、案件质量管理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问题入手,从零开始,由弱到强,以优异的成绩在全国仲裁界居于领先地位。截至2018年11月底,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累计受理各类案件4万多件,案件类型涵盖建设工程、房地产、金融、贸易、知识产权、交通运输、服务等经济社会生活多个领域,涉案标的额80多亿元。今年受理案件3584件,其中交通事故损害纠纷案件2119件,占59.1%;金融纠纷案件895件,占25%;其他各类合同案件570件,占15.9%。
特色独具求发展
和谐社会呼唤仲裁的发展。仲裁不仅满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需求,而且充分体现了新的时代理念与精神。它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贯彻意思自治原则,以通达情理的沟通与对话、平和磋商的庭审方式,通过法律、道德、情感、习惯等综合手段,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及时、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当事人利益与效率的双赢,因而它极受现代人的青睐。
和谐社会期待仲裁的完善。仲裁有一个显著的角色特征,那就是居中公断,这就要求仲裁者与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无利害关系,居于中立位置,客观、公正地判定是非曲直,确定权利义务。
仲裁的基本属性是契约性,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特性建立良好的内部关系和工作机制,真正使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落实到仲裁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切实做到“自主选择、自主决策、自主行为、自主负责”。
仲裁发展仅靠仲裁机构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市场力量,走出一条市场化发展的新路子。当然市场力量的孕育、市场化格局的建立不可能自发地形成,需要仲裁机构积极有效地引导、培育,使之逐步发展成熟。为此,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将仲裁的市场化过程,规划为四个阶段,即融入市场、服务市场、培育市场和激活市场等阶段,在不同阶段设定了不同的任务和工作目标。2017年度,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成立了驻马店市仲裁协会,完全依托市场力量,采用市场化的方法推行仲裁制度,培育仲裁的市场群体。今年,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又借外部力量,依托专业新闻媒介推广仲裁制度。这些机制创新,增加了推行力量,增强了发展活力,由原有的自主推行的仲裁发展方式过渡到外力参与式的仲裁发展模式,当然这仅是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在仲裁市场化探索中的初步尝试,仲裁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有赖于各仲裁机构的整体作为。
一路走来一路歌
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成立16年来,在司法部及河南省政府法制办、司法厅等相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驻马店市仲裁工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和谐仲裁、公正仲裁和高效仲裁为主线,开展各项工作;坚持仲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正确方向,切实履行《仲裁法》赋予的仲裁职责,增强实现超越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做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仲裁当事人服务的工作;坚持从制度推介、案件质量管理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问题入手,从零开始,由弱到强,以优异的成绩在全国仲裁界居于领先地位。
在2010年度全国仲裁工作上海年会上,作为全国8家仲裁协助区试点之一,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秘书长孙现成代表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对“驻马店市仲裁事业发展十年规划”作了说明发言,受到国务院法制办领导的高度评价;2010年10月,孙现成应邀参加了由国务院法制办、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联合召开的“仲裁工作发展、防范法律风险”20家仲裁机构负责人座谈会;2011年,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应邀参加国务院法制办组织召开的“中小城市仲裁机构发展”座谈会,并被指定为全国40家仲裁机构规范化建设试点之一;2013年6月,河南省司法厅副厅长肖余生率工作组对驻马店市仲裁工作进行调研,在调研中肖余生指出,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的仲裁法律制度推行和仲裁业务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支持,仲裁业务拓展也在积极运行,充分发挥了仲裁优势,服务经济建设,对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14年,全国仲裁“案件受理多样化、纠纷处理多元化”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国务院法制办在全国244家仲裁机构中确定了19家仲裁委员会进行“两化”试点工作,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被列为试点单位之一;2015年,国务院法制办政府法制司石海处长一行在省政府法制办副主任王海云的陪同下,前来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调研仲裁工作;2016年,司法部法制司副司长韩秀桃、处长尹志成在省司法厅肖余生的陪同下,来到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调研仲裁工作并组织召开河南五市仲裁机构负责人座谈会。多年来,先后有山东、河北、湖北、湖南、山西、安徽、上海等50多家仲裁机构前来我市考察、交流仲裁工作。
结合近几年当地市场经济发展对仲裁服务的需要,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与相关部门商定,先后成立了九县仲裁分会、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仲裁中心、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调解中心、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非公有制企业仲裁调解中心、驻马店市金融仲裁院等派出机构。2017年,为更好对外宣传仲裁法律制度,搭建仲裁委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桥梁,发挥纽带作用,保持与各商会、行业协会的常态化联系,经市民政局登记备案,成立了驻马店市仲裁协会。目前,已基本形成由民商事仲裁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网络架构。
值得指出的是,2014年2月,在武汉“两化”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国务院法制办在全国244家仲裁机构中筛选确定了19家为试点单位,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不仅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河南省18家地市级仲裁机构中的唯一一家。
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成立16年来,风雨兼程,艰苦奋斗,交出了一份骄人的成绩单,由最初三年没有案件,到2005年办理案件17件,再到2009年在全国仲裁案件受理数评比活动中排名第七位,2015年全国受案、标的额排名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位居第十三位,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仲裁工作始终在全国253家仲裁机构中保持第五位,租赁合同纠纷仲裁工作在全国位居第七,建筑工程合同纠纷仲裁工作在全国位居第十三位,金融纠纷仲裁工作在全国位居第三十二位。2018年初到11月底,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办理各类经济合同纠纷3584件。仲裁制度的公正性和便捷性,让越来越多的当事人选择这种方式解决民商事纠纷。
不断前进勇探索
中国仲裁经过24年的发展,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仲裁环境大幅改善,服务水平也显著提升,未来中国仲裁市场的竞争将日益激烈。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关于健全社会矛盾化解纠纷机制提出的“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仲裁为全市经济社会和法治建设提供强有力服务的工作实际,真正体现仲裁工作是依法治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当中的重要组成力量,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在不断探索,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出新的贡献。
仲裁体制创新是全面推行仲裁制度的组织保证。现有的仲裁工作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还不能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了更高效优质服务市场主体,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从本地实际出发,精心筹备,组建了一个全覆盖、多层次、宽领域的仲裁发展工作网络。该网络自组建以来,不仅办理了一大批民商纠纷案件,而且在推行仲裁制度、普及仲裁知识、帮助企业加强合同管理、化解民商纠纷、为当事人排忧解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建立仲裁工作延伸新体制,为全面推行仲裁制度、发展仲裁事业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通过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机制,让仲裁工作人员队伍、仲裁员队伍、仲裁调解员队伍拥有熟练的业务知识和处置问题的组织、协调能力, 强力打造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一支精品团队,坚决用过硬的法律知识化解各类矛盾。同时,加强仲裁公信力建设,强化仲裁机构建设和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仲裁工作各项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仲裁取信于社会各界,通过各种媒体及仲裁网站等宣传平台,解决好先进的仲裁法律制度与滞后的仲裁意识这一矛盾,让社会各界、各领域更广泛了解仲裁、认识仲裁,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纠纷,满足社会各界对仲裁的需要。
服务领域创新是跨越式发展仲裁事业的战略选择。在坚持创新、快速发展新思路的指导下,他们把过去的成绩作为历史的新起点,站在新的起跑线上,积极探索仲裁向新领域延伸服务。经过全面调查研究,他们与相关行业协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向建筑工程设计、工程建筑招投标、工程造价、房屋拆迁、房地产开发、商品混凝土销售、商品房销售、“二手房”买卖、家庭装饰等行业延伸,扩大了仲裁服务领域。
继续推进全国仲裁“案件受理多样化,纠纷处理多元化”试点工作。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广泛深入学习领会“两化”试点工作精神,继续组织好宣传推介,增强宣传的针对性、有效性。积极回应中国仲裁发展的大方向,为仲裁大国向仲裁强国跨越提供实践支撑,局部服务大局,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做出优异成绩。加强对“两化”试点工作的研究,结合当前形势,有目的进行市场调查研究,成功的做法坚持下去,不成熟的继续探索。加强“两化”队伍建设,提升仲裁员和调解员的办案能力和办案水平,为“两化”工作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进一步提升仲裁队伍的“两化”服务能力。
仲裁协会全面开展工作。在切实可行的近期工作方案和中长期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开展仲裁理论和实务研究、学术交流,对外宣传仲裁法律制度,搭建仲裁委与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之间的桥梁,发挥纽带作用,提供仲裁法律服务,为全市经济健康发展打造良好环境。
不断探索,金融仲裁院稳步前进。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进一步规范仲裁案件的程序,严格把关案件质量以及仲裁员队伍的资格和能力,不断宣传协调,扩大影响,服务好当事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仲裁服务。2018年11月,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主动与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做好对接,共同举办了“共商化解金融风险”座谈会,市、县农商银行领导高度重视运用民商事仲裁高效优质处理纠纷,引导合同相对方选择仲裁。今年,全市进入仲裁程序的金融纠纷案件895件,是2017年金融案件数量的5倍多。
实践使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认识到拓宽服务领域尽管难度大、协调各方的任务重、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多,但是只要舍得下力气、热情服务、勤奋工作,是可以战胜困难、避免风险、化解好纠纷把案子办好的,办好之后其社会效果远远超过办理案件本身的意义。
服务观念创新是推进仲裁融入市场经济的一大动力。公平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推行仲裁制度的关键所在。仲裁存在的最基本目的是消化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冲突,使其利益损害最小化。仲裁的优势是国家立法赋予的,这对仲裁机构来讲是客观存在的优势,这种优势充分发挥才能形成仲裁机构、仲裁工作的综合竞争力,这种综合竞争力包含了全体仲裁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服务精神。
下一步,驻马店市仲裁委员会决心做好仲裁这一准司法工作,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证仲裁程序和实体的合法性、公正性,实现纠纷处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让仲裁为全市经济发展服务的作用更加明显,努力把仲裁工作打造成具有竞争力的驻马店品牌。
司法部法制司副司长韩秀桃(右一)一行到市仲裁委员会指导工作。
省司法厅副厅长肖余生率工作组来市仲裁委员会调研工作。
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郭渊,市司法局局长田国胜参加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政府法制协调司处长石海一行前来市仲裁委员会指导工作。
上海市司法局调研员邵云伟在省司法厅副处长朱慧郡的陪同下前来市仲裁委员会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