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8年12月05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引领 凝聚合力

发布时间:2018-12-05 09:07:57  

臧建力 董东卫 /

近年来,西平县始终坚持“聚焦主业抓党建、服务全局促发展”的工作理念,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紧紧扭住党建核心不动摇,坚持问题导向不偏离,压责任、抓规范,强基础、促提升,建制度、管长远,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实现西平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注入了澎湃发展动力。

 lim181282.jpg

打造了一批星级党建阵地品牌,取得了“点亮一盏灯、光明一大片”的良好效果。

高位推动 强化顶层设计

西平县紧紧抓住党建主业主责这个“牛鼻子”,不断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在全县上下形成了聚精会神抓党建、齐心用力抓基层的浓厚氛围。

建机构,配强工作力量。成立了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县委书记任组长,组织部长任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日常党建工作,并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从各基层单位抽调部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扎实的年轻同志到县委党建办上挂锻炼;各乡镇(街道)、县直单位均成立了专门党建工作机构,配强工作力量,确保基层党建工作有机构管事、有人员办事、有地方做事。

重示范,层层加压推进。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实行“五包”责任制,即包乡镇(街道)、包局委、包“两新”组织、包农村(社区)、包贫困户,每年到联系点调研指导、宣传党建工作不少于4次;县委每月至少研究1次党建工作,督促落实阶段性任务,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力量,形成推进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在各乡镇(街道)构建了党(工)委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和组织干事抓党建工作主业、主责、主体、主力“四位一体”的党建工作体系。同时,县委把党建工作列入巡察内容,层层传导压力,在全县树立起大抓基层党建的鲜明导向。

强保障,加大投入力度。该县从2014年开始实施“强基固本工程”,按照“巩固一类、提升二类、整顿三类”的工作思路,对全县村级活动场所进行整顿升级,着力打造融党群教育、决策议事、便民服务、商务流通、事务协调于一体的综合服务阵地。按照建筑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的要求,4年来,先后投入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新建村室102个、改扩建77个。同时,持续加大投入,把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由往年的586万元提高到目前的727.5万元,增长28%,达到了省、市要求标准,缓解了无钱办事的困境。

增动力,壮大集体经济。为弥补村级集体经济空白,西平县积极实施集体经济发展“种子项目”,抓住全省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建设的机遇,在全县选取7个村作为“种子试点”,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益经验,并逐步向全县复制推广。

精准发力 抓好重点任务

西平县每年初制定全年的党建工作计划,列出日程表,逐项抓落实。

抓实学习教育。始终坚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龙头,不断创新载体,持续推进。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中开展“三比一争”活动,即比学习深不深、比党性强不强、比业绩实不实,争做“四讲四有”党员;在农村(社区)党员中开展“一让一为”活动,即让党徽闪光、为党旗添彩;在落实好“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等制度的同时,建立了周二集中学习日制度,定期为党员干部提质充电。

建好“三支队伍”。“三支队伍”即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党员干部队伍、党员“种子”人才队伍。扎实推进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五项工程”(人才储备、素质提升、创业带富、暖心给力、旗帜引领),选优配强285个行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并按照每个村不少于2人标准建立农村后备干部人才库。作为全省发展党员工作试点县,西平县积极探索推进发展党员“双推双评三全程”制度,推动发展党员工作民主化、规范化。同时,强化党员“种子”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党员种子人才资源库”,选育引导1200余名优秀党员人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智力技术优势,辐射带动党员群众干事创业。

打造“三个平台”。“三个平台”即便民服务平台、党员教育平台、党建信息化平台。着力打造县、乡、村、组综合便民服务平台306个,并在县党群服务中心配置127名专职人员,将国税、地税、民政、财政等32113项审批项目全部纳入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设立代办员,开展代办服务;先后打造了西平县委旧址、县委党校党建文化园、豫坡集团党史展览馆、柏城街道办事处北关社区民族文化长廊、中原渔具城电子商务、盆尧镇于营村生态农业、重渠乡供港蔬菜基地等一批党员教育示范基地。

建强基层组织。每年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是贫困村的由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挂点整顿,非贫困村的由乡镇派驻整顿工作队,按照班子配备到位、培训帮扶到位、安全维稳到位、建章立制到位“四到位”原则,着力治“软”、治“穷”、治“乱”、治“散”,软弱涣散现象不消除、整顿任务不脱钩,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力。

提质增效 打造特色品牌

西平县以打造特色党建、精品党建、品牌党建为目标,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服务水平。

推行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实现党的工作“规范化”。按照科学化设计、标准化定位、一体化推进、常态化管理的工作思路,组织6名骨干人员,历时半年编纂了20余万字、454页的《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指导手册》,把基层党建分为工作制度、工作程序、组织建设、考核体系四大版块内容,并细化出制度机制、组织建设、班子队伍、阵地场所、党员队伍、组织生活、便民服务、基础保障、档案资料、考核体系10个方面标准,从内容规范到档案整理建立起了一整套基层党组织可遵照执行、上级党组织可考核监督的标准化体系,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推行“双记实”制度,实现党的组织生活“有形化”。作为全市最先探索推行党员日常记实管理和党支部组织生活记实(简称“双记实”)制度的县区,西平县对党支部组织生活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进行全程记实监督,并在20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规范化的党员档案室,完成了1.7万余名农村党员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实现了党支部工作的有形化和党员日常管理的精细化。

推行“主题党日”制度,实现党的活动“常态化”。该县从2016年开始推行每月25日“主题党日”制度,以“3+X”形式(“3”即: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及时足额缴纳党费三个“规定动作”;“X”即从重温入党誓词、扶贫帮困、志愿服务、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等任选一个或多个作为“自选动作”),灵活设计载体,形成了“月月有活动、支部齐动员、党员全参与”的浓厚氛围。

推行常态化观摩评比制度,确保党的工作“长效化”。该县在连续两年推行基层党建观摩制度上,提出了“逐村观摩、整乡推进、全县提升”的工作思路,以“三定三比三评三划”为抓手,推动各级党组织之间互听互看互比互学互进。分包乡镇的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县委组织部派出工作组,全程跟踪参与,发现问题及时纠偏,观摩结束后乡镇党委书记逐村点评,分村制订提升计划,整改落实。

开展“短板提升”行动,增强“两新”组织向心力。西平县成立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并建立29个党建工作指导站,按照园区、乡镇、行业三大区域,管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为进一步提升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率,该县先后开展了“三集中”活动(即集中排查、集中建账、集中整改)和党组织集中组建“百日会战”活动,先后打造出鼎力杆塔、金凤牧业、豫坡集团、中原渔具城等一批星级党建阵地品牌,取得了“点亮一盏灯、光明一大片”的良好效果。

目前,全县规模以上非公企业149家、社会组织98家,单建党组织55个、联建党组织28个,派驻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232名,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100%全覆盖。20177月,全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现场会在西平县召开。西平也先后被确定为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县、全省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示范县、全省发展党员工作试点县、全省党代表工作室试点县。

 lim181283.jpg

党员志愿者积极参加“清洁家园”行动。

lim181284.jpg 

北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lim181285.jpg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