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新义
老乐山风景区水韵花海。
革命圣地“小延安”。
千年古刹北泉寺。
休闲公园盘龙山。
古朴典雅“农家乐”。
晚霞映照白鹭飞。
近年来,确山县以创建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确立“旅游立县、旅游富民”的发展思路,在继续巩固提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基础上,以培育休闲、度假、养生等旅游新业态和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军事旅游为重点,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构建了“四路五区”(“四路”即商桐路沿线、任瓦路沿线、S334路沿线、天目山路沿线。“五区”即老乐山生态旅游度假区、薄山湖观光度假区、竹沟和孤山冲红色旅游区、以竹沟为核心的乡村旅游示范区、县城旅游综合服务区)旅游发展大框架,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党委政府主导
确山县成立了旅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第一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协调推进旅游工作。制定了《确山县旅游发展工作奖惩办法及考评细则》,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对镇、街道及职能部门的考评,表彰先进,问责落后。两年来,县财政投资1.8亿元,编制了全县旅游业发展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暨乡村旅游片区规划,并对天目山路、商桐路、S334路、任瓦路等旅游干线公路进行了整修,拓宽了通景公路,绿化美化了景观廊道;在“四路五区”修建完善了一批小型公厕、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特色商品展示展销店等公共服务设施及水、电、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制作安装了一批旅游交通标识牌、公共服务设施导引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和农家宾馆招牌,为群众发展乡村旅游打好基础。
加压激励驱动
确山县印发了《确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共确山县委确山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山县旅游发展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确山县旅游业发展奖惩办法及考评细则》等支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文件。把乡村旅游工作纳入县政府的目标考评体系,调动镇政府街道办的积极性,形成重视旅游、发展旅游的社会氛围。
该县对于从事旅游业的群众和企业,不但在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税费征收、规划编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而且加大财政对示范户和示范企业以奖代补的力度。从2018年开始,县财政每年设立1000万元的旅游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创建、A级景区创建、全域旅游发展示范区以及奖励发展规模化景观农业、景观林果业、休闲农庄、采摘园、农家宾馆等方面,有效调动了群众和企业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
做实做好做优
围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主线,依据确山地理气候条件和农林作物生长习性,本着连片化、规模化、景观化、一路一景、一镇一色的原则,确山县在“四路”沿线区域着力培育一批规模的赏花农作物、赏花中药材、花木基地、采摘园、竹林、果园、板栗园,并着力发展一批休闲农庄、美丽村落、自驾游营地、自行车骑行、稻田艺术画等旅游产品。
开展星级农家宾馆和星级休闲农庄评定,引导群众和企业建造或改造高质量、有特色的农家乐和休闲农庄。几年来,全县共评定星级农家宾馆33家。通过星级评定,农家宾馆的厕所和厨房卫生显著改观,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提升服务质量是打造全域旅游的必要手段。职能部门和各镇政府在烹饪技术、卫生质量、服务技能等方面加强了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旅游管理部门先后举办了3期农家宾馆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和3届板栗节暨农家美食比赛,全方位提升从业人员的烹饪技能和服务水平。同时,他们积极筹备成立农家乐协会,强化规范管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饭菜、住宿、农特产品等商品销售价格,树立确山全域旅游的品牌和形象。
留庄稻田艺术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