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确山 幸福家园
时代大潮风起云涌,老区发展日新月异。在因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而闻名于世的红色土地上,活跃着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忠诚卫队——确山县公安局。
40年来,确山县公安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践行习总书记“5·19”讲话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17年,确山县公安局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单位”“全国优秀公安局”。2018年5月19日,在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5·19”重要讲话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上,确山县公安局作为全国4个发言单位之一和唯一一个县级公安局代表作了典型发言。
40年峥嵘岁月,确山县公安局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平安建设为重点、以业务建设为基础、以作风建设为保障,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全力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切实成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揭牌仪式

庄严宣誓
缉拿犯罪嫌疑人
确山县公安局办公大楼
强化红色基因传承
建设忠诚队伍
强化红色基因传承,着力增强思想自觉。确山县曾是中共豫鄂边委所在地,下辖的竹沟曾是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在这一片热土上曾经走出了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张震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民族英雄杨靖宇等。确山县公安局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激励民警,使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每年利用清明、七一、十一等纪念日,组织民警到竹沟烈士陵园、竹沟革命纪念馆、杨靖宇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重温践行革命精神。在全局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即:通读一部革命书籍、学唱一首红色歌曲、撰写一篇心得体会、举办一次知识竞赛、评选一批学习标兵。邀请资深党史专家和革命先辈后代等授课或讲述革命事迹,使民警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受到洗礼,灵魂受到触动,从而不断增强贯彻总要求的思想自觉。
严格组织生活制度,着力增强行动自觉。局党委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组织生活制度,把唤醒民警的党员意识、做合格党员作为着力点,通过开展“我是党员、我当表率”“佩戴党徽、为党争辉”等活动,教育党员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把“三会一课”等制度融入日常,进一步规范党的组织生活,使党的优良传统得到恢复和弘扬。党员领导干部还积极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推动党的组织生活认真、经常、严肃地开展。为增强非党员民警的政治意识,局党委在党员民警和非党员民警之间开展了“传帮带“活动,通过正面思想交锋、拉耳扯袖、红脸出汗,解决了非党员民警政治思想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增强全体民警的行动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确山县公安局被县政府记集体三等功、通令嘉奖各2次,先后有16个基层单位、115人次立功受奖,涌现一批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市优秀公务员、市级劳模、全市公安机关岗位标兵等先进模范人物。
认真学习讲话精神,着力增强政治自觉。习总书记“5·19”重要讲话发表后,确山县公安局党委通过撰写心得、座谈交流、以考促学、公开承诺等形式,组织全体民警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切实用总要求武装头脑,打牢政治基础。局党委还把开展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做好党的十九大、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的安保工作,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第一考场,以学促干、以干验学,真正把总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政治自觉。
优化机制科技强警
锻造过硬队伍
40年来,确山公安民警用吃苦耐劳开创了老一辈公安人的老黄牛精神。随着时代变迁,犯罪数量、作案手段在科技化浪潮中不断变幻,新一代确山公安民警通过变革创新工作机制,抓科技强警技,优化警力部署,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一步步提升了公安机关的科技化水平和整体战斗能力。
1997年,县公安局搬迁到龙山路,投资85万元建成集有线、无线、微波通信于一体的通讯网络,开通110报警服务平台;全县基层处警电话40部,无线电台、车载电台54部,基地台22部,实现了与全省全国联网;
2014年,投资350万元建成一流的县级规范性DNA实验室;
2017年,投资200万元建成全市县级公安机关第一家获得资质认定的物证实验室;
2017年,新建的确山县公安局业务技术大楼投入使用,业务用房13640平方米,投入2000余万元建成了集治安监控、车辆卡口、红绿灯电子警察及兼治安与监控于一体的综合视频作战平台,平台运行以来服务群众500余次,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00余名,破获案件500余起。
保持严打严防态势
确保辖区安全
严打刑事犯罪。对辖区内发生的命案,采取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全力以赴侦破,连续10年保持命案全破,打防绩效全市第一。围绕“两抢一盗”、电信诈骗等犯罪,开展30余次综合打击,受到省、市公安部门表彰。严打涉毒犯罪,分别破获公安部、省厅毒品目标案件2起和4起,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禁毒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强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立工作机制,全面摸排线索,联合精准打击。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局共破获涉黑恶刑事案件46起,刑拘涉黑恶犯罪嫌疑人94人,打掉2个涉黑团伙、1个涉恶团伙,扣押涉案车辆8辆、房产6套,冻结银行存款250余万元,铲除“村霸”1人。
强化社会管控。强化消防安全管理,定期进行拉网式排查,盯死看牢薄弱环节和问题整改,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近年来,全县未发生一起重大消防安全事故。强化道路交通管理,积极开展道路保通、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和缉查酒后驾驶等专项行动,消除交通安全隐患。严格规范危爆物品管理,认真落实民用爆破“一体化”管理。2015年8月,省公安厅领导专门作出批示,对确山民爆物品管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注重矛盾化解。近年来,持续开展了以社会治安大整治、矛盾纠纷大化解、困难群众大帮扶为主要内容的“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大帮扶”活动,全体民警走村串户,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办实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在省委政法委委托的第三方测评暗访中,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始终处在全省前列。
开展便民服务。利用“河南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服务1.1万余次。建成豫南首家县级交通事故快速理赔中心,已处理轻微交通事故900余起,工作效率提高了75%。利用分布在城乡的警亭和流动警车,向群众免费提供电动车充电、物品寄存等服务。
狠抓民警规范执法
提升执法水平
近年来,确山县公安局党委牢固树立“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这一理念,采取得力措施,狠抓民警规范执法。
树立“大法制”工作格局。执法工作实行局党委集体负责,明确各业务部门“一把手”是本部门执法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增加法制、政工、纪检、监察、督察、审计、信访等内部监督部门联动作用,积极参与对有影响、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案件的全程跟踪督办,强化对立案、侦查、强制措施、盘问等执法行为的现场督察,加强涉案财物管理,实现对执法环节的全过程动态监督。
实行执法目标管理。建立从局长、分管副局长、法制审核民警到办案单位负责人和主办民警五级执法质量责任目标管理体系,逐级签订执法责任状。对事关全局、涉及执法的规范性文件,一律提交法制部门审核,做到法制部门不审核不签字不发文,充分发挥法制部门法律审核职能作用。
强化培训,以用促学。组织知识竞赛、网上法律测试、旁听庭审、模拟法庭、模拟听证会、典型案例辩论会、到执法先进单位观摩学习等形式,提高民警依法执法、文明执法的水平。抽调法制、刑侦、治安等部门业务骨干,成立基层法律服务队,对各基层执法单位分片巡回开展法律服务活动。审核部门改变坐堂办公模式,积极开展案件审核驻所办公制,送法到一线,指导面对面。2016年11月,选调8名业务精、作风硬的刑侦骨干赴检察院起诉科进行随岗培训两个月;2016年10月,在全市首创县级检察机关在公安基层派出所派设侦查监督办公室制度。
进一步加大执法考评力度。在考评范围上,由规范办案活动拓展到规范行政管理工作,把行政管理、行政许可纳入考评内容。由执法工作拓展到队伍建设和履行法定义务方面,凡是与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紧密相关的重大问题全部纳入考评内容,重点加大对不依法履行职责、乱扣滥罚等重大执法问题的考评力度。在考评方式上,坚持执法单位每月考评、县局季度考评、年终总评,实行以日常工作为主、日常考评与年终检查相结合的执法质量考评制度,采取平时考核、随时计分、年终汇总、综合评估的办法,将考评工作完全融入日常执法工作,切实将执法问题解决在平时。把执法质量、执法水平作为考核基层所队班子、衡量基础业务工作、检验基层基础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以执法质量为导向,将执法质量与执法单位、执法民警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挂钩,严格兑现奖惩。
2012年至2018年,确山县公安局没有发生一起民警执法过错案事件,连续5年被河南省公安厅评为执法质量优秀等次,连续20年行政复议无撤销、行政诉讼无败诉记录。2013年至2017年,执法质量考评连续5年在全省获优秀等次。
改革开放40年来,变的是警服颜色——雪白、橄榄绿、藏蓝,变的是民警们满头的青丝成华发;不变的是一颗对党忠诚的红色的心。汗水、热血和忠诚,打造出光彩夺目的金色盾牌,新鲜和平凡绘就了气贯长虹的壮丽画卷。确山县公安局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严打犯罪保平安,全力做好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