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范 杰 牛 强曹春阳
霜降时节,在正阳县傅寨乡高阁村的栝楼种植示范园里是一派收获的景象,10多名穿着迷彩服的工人正在栝楼架下收获成熟的栝楼籽。“栝楼籽不愁销,栝楼还没熟时订单就不断,每亩毛收入在4000元以上,我这百亩栝楼一年收入40万元左右。小栝楼托起了我们的创业致富梦想。”栝楼种植示范园负责人、正阳县栝楼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余伟斌望着或绿油油或金黄色的果实,高兴地对笔者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说起创业,80后的余伟斌这一路走来是艰辛的。高中毕业就先后在广州及其周边搞建筑、进工厂、做销售,十几年的历练,让年轻的余伟斌饱尝了打工的心酸。
2016年,凭借着年轻人的一股子闯劲和不服输的精神,余伟斌在村党支部和村民兵连的帮助下,参加了县、乡新型职业农民经纪人资格培训班,并获得农业科技示范户资格证书。于是,余伟斌就与人合伙做起粮油和中药材生意。在做药材生意期间,余伟斌了解到栝楼具有很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一个弃商返乡种植栝楼带领村民致富的念头便慢慢在心里萌发。
经过多方调查,2016年,余伟斌只身来到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等地考察学习栝楼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并带回种苗在家乡傅寨乡高阁村进行试种。从最初的几亩地到20多亩地,余伟斌不断地摸索总结经验。几年下来,他的栝楼种植技术也日渐成熟。
2017年底,余伟斌积极与周边村民协商,流转承包土地100亩创建了栝楼种植示范园。同时,余伟斌又动员10户民兵家庭成立了正阳县栝楼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了他的创业致富梦想。为了让更多的群众懂得种植技术,余伟斌吸纳周边农户和贫困群众进栝楼种植示范园务工。
进入栝楼的采收季节,余伟斌更是起早贪黑地忙碌着。“食用栝楼,是葫芦科,属多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它全身都是宝,壳可以入药,籽可以食用,根茎可以制成天花粉,药用价值很大,单卖鲜栝楼不划算。”余伟斌介绍。他还自建了烘焙坊,将采摘的鲜栝楼取出籽后,把壳送进烘焙坊进行烘烤,有效地利用了栝楼的附加值。
对于今年的收益,余伟斌也跟笔者细算了一笔账:“栝楼的市场前景很好,而且我们的栝楼不愁销路,合作社生产的栝楼产品都是订单销售,每亩能产鲜栝楼1500公斤以上,生产籽100多公斤,亩产值4000多元,除去种苗、人工、化肥等成本费,今年的综合收入40万元左右。”
据了解,今年,余伟斌的栝楼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了上百亩栝楼,栝楼在网上销售火爆,产品订单供不应求,收益可观。余伟斌计划明年将扩大种植规模,逐步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商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走上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