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我市代表团创历史最好成绩
喜获8金6银4铜 我市代表团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和优秀组织奖
副市长郭渊出席河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现场。
部分获奖运动员与我市代表团工作人员合影。
出征前,副市长郭渊与运动员合影,鼓励运动员奋力拼搏,取得佳绩。
我市运动员代表在开幕式上展风采。
我市运动员在运动会上顽强拼搏,捷报频传。
河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9月6日至9月10日在郑州举行。我市由副市长郭渊为团长,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王胜利、市教体局副局长王睿、市政府应急办主任黄汉华为副团长组成的代表团参加此次运动会。
我市运动员参加其中的陀螺、板鞋竞速、武术、空竹球4个竞赛项目的19个单项比赛项目。经过几天的拼搏角逐,共获得一等奖8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4个,5人获得优秀教练员奖、7名运动员获得道德风尚奖。同时,我市代表团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和优秀组织奖。
为备战河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黄淮学院50余名师生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艰苦训练,经受了暑假期间高温酷暑的考验,竞技运动水平显著提升,为他们在赛场取得众多奖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月3日下午,副市长郭渊在黄淮学院、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负责人的陪同下,专程看望了即将出征河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教练员、运动员。陀螺、板鞋竞速、空竹球等竞赛项目运动员在教练员的指导下进行了汇报表演,运动员的刻苦训练、勇于拼搏的精神和精彩表演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副市长郭渊进行了出征前动员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全体教练员、运动员的训练成绩,希望全体教练员、运动员在运动会中发挥水平、取得佳绩,要求代表团不辜负全市人民的重托,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并祝愿代表团取得运动会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据悉,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4年举办一届,迄今已成功举办八届,是我省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也是展示体育文化、增进友谊的民族盛会。本届运动会共设17个竞赛项目88个单项和38个表演项目,共产生一等奖96个,获奖人数256人;二等奖124个,获奖人数135人;三等奖116个,获奖人数285人;表演奖23个,获奖人数134人;有234名运动员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105名教练员获得优秀教练员奖、54名裁判员获得优秀裁判员奖。
河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期间,我市派出的少数民族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沉着应对、奋力拼搏,各赛场捷报频传。经过激烈角逐,9月7日,我市代表队共获得2枚金牌,1枚银牌。分别是陀螺女子团体金牌,板鞋竞速男子100米金牌,陀螺男子团体银牌。
9月8日,我市代表队共获得4枚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分别是女子板鞋竞速60米金牌,男子板鞋竞速60米金牌,武术女子传统短器械金牌(李月华,单刀),武术男子其他单器械金牌(魏新芳,四把垂),武术女子其他传统拳银牌(李月华,查拳),武术男子心意六合拳银牌(魏新芳),空竹球女子单打银牌(孙铁君),空竹球男女混合铜牌,武术男子心意六合拳铜牌(马代)。
9月9日,我市代表队共获得2枚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分别是陀螺女子单打金牌,民族舞金牌,陀螺女子单打银牌,武术男子传统刀术银牌,陀螺男子单打铜牌,武术男子对练铜牌。
顽强拼搏创佳绩,竞技场上展风采。至9月9日闭幕式当天,我市代表团共获得8金6银4铜,32名运动员获奖41人次,创历史最好成绩。同时,我市代表团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和优秀组织奖。
(张新理 陈 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