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丁 振 通讯员 王广胜)去年以来,根据市人才办开展“千名专家帮千村”活动要求,西平县研究实施了专家结对帮扶贫困村活动,并组织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每人定点帮扶1个行政村,每月到村开展两次帮扶活动,有效促进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
规范帮扶流程。该县在村“两委”办公地(学校、村卫生所)为专家安排固定的服务办公地点,挂上“千名专家帮千村活动专家服务点”牌子。原则上,确定每月的第一个和第三个周五为“专家服务扶贫活动日”,每次服务不少于一天。要求专家帮扶时佩戴“专家服务扶贫工作证”,每次帮扶结束后将活动情况记录到帮扶日志本上,作为检查、考核和评先的重要参考。
明确帮扶任务。该县要求种植类人才大力开展土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新品种推广等培训,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帮助龙头企业到贫困村建立种养购销基地。养殖类人才帮助贫困户做好养殖场地选址、畜禽品种引进等工作,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卫生类人才走村入户开展各类义诊和健康咨询活动,帮助患病贫困人口改善生存质量。教育类人才和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帮助所驻村小学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健全考评机制。该县人才办为每人建立服务扶贫活动电子档案,定期对活动情况进行通报。根据平时抽查、集中检查和年度考核情况,对于表现突出的专家在职称评聘、岗位评任、评先评优、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同等条件下优先纳入重点人才选拔培养奖励资助项目,优先推荐授予人才类荣誉称号。同时,对于帮扶无进展、群众不满意的专家进行约谈,对缺勤较多的取消拔尖人才称号。
目前,第九批拔尖人才人均入村开展帮扶活动11次,其中农业专家开展技术讲座1200多人次,医疗专家开展义诊700多人次,免费发放药品2300多元,教育专家为服务村学校开展送教下村46次,企业人才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51个,为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25万元,新评选的第十批拔尖人才也即将接力投入新的扶贫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