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仁忠 通讯员 朱合顺
近年来,汝南县不断丰富扶贫助残内涵,实施政策扶持添动力、优化环境强定力、强身健体增活力,谱写了一曲强劲的扶贫助残赞歌。
汝南县总人口85万人,其中残疾人5.7万人,占总人口的7.2%。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汝南县专门召开高规格的动员大会,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提出严格要求。县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设落实残疾人专题栏目,及时报道全县贯彻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情况。县残联印制“两项补贴”各类申报表7万张、政策明白卡及贫困残疾人享受“两项补贴”通知书5万多份,形成了浓厚的扶贫助残氛围。县残联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调查摸底、建档立卡。目前,全县贫困户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的5485人,享受残疾人重度护理补贴的11722人。其中,建档立卡残疾人享受生活补贴的3371人,享受重度护理补贴的3387人。
残疾人办证,是落实惠残政策的基础工作。汝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有关单位负责人协调会进行部署。县残联、县卫计委、县第二人民医院等单位紧密配合,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组,深入全县18个乡镇(街道)开展残疾人办证工作。为了解决地处偏僻、身体重残的残疾人办证难题,县残联特邀市第二人民医院专家来县城办证,做到集中办证与分散办证相结合、在县城办证与入户办证相结合,让残疾人不出家门口就能办理残疾证。办证人员精准掌握办证规定,做到公开、公正、透明,避免了“人情证”“关系证”等事件的发生,维护了残疾人办证的严肃性。同时,该县为669名贫困残疾人送辅具1179件,为75名0~6岁残疾儿童实施了抢救性康复服务。至目前,全县残疾人办证人员25932人,其中重度残疾人13290人、三级和四级残疾人12642人。
汝南县把实施残疾人无障碍改造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环节,要求各乡镇(街道)深入排查、准确定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注重实效。按照贫困残疾家庭个性化需求,完成了1121户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为残疾人创造了幸福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该县按照残疾人购买车辆发放燃油补贴的标准,切实做好残疾人购买燃油代步工具调查摸底、信息录入、手续审查等工作,先后为531人发放燃油补贴13万多元。
助推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汝南县各职能部门与乡镇(街道)紧密配合,解决了贫困重度残疾人脱贫的这个难题,达到“托养一个人、致富一家人”的目的。目前,全县“1+15”所托养中心建设工程和设施配置全面完成,并解决426名贫困重度残疾人入托。
激发内在动力,发挥残疾人自身的才智实现脱贫,是汝南县扶贫助残工作的又一亮点。该县组织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挖掘身残志坚的典型,先后挖掘了“中国好人”邱长兴、“道德模范”付小粉、“闪光的心灵”陈岩等一系列的残疾人典型事迹,并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这些发生在残疾人身边的典型,让残疾人耳濡目染、可学性强。汝南县三门闸街道办事处六里村的杨劝,丈夫病逝、儿子患精神病、儿媳远走他乡,家庭陷入贫困,一度情绪低落。受残疾人榜样的感召,她在家里做起皮毛加工,仅此一项年收入达4万元。在她的带领下,该村从事皮毛加工的妇女有60多人,其中贫困户15人。
扎扎实实做好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汝南县残联协同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残疾人培训,仅今年上半年就举办培训班12期,794人参加了培训,320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或自主创业。该县还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选择适合残疾人就业的项目和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助残爱心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汝南县袁月英麦草画艺术有限公司、汝南县自强防护用品经销部、汝南县鑫鑫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安排残疾人就业264人,其中贫困残疾人8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