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邱学忠
集村党支部书记、公司董事长、市人大代表于一身的贺新义,今年一月荣登“中国好人榜”。多年来,贺新义在不同的角色中始终围绕一个轴心,那就是照应民心。
2012年被选为驻马店市人大代表的贺新义,深深根植在民生民情的土壤里。
“作为市人大代表,我要在参政议政的舞台上,做好民意的传递者和代言人;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我要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把带领群众致富作为第一责任,努力做好村民的贴心人;作为公司老板,我要把企业做大做强,做成驻马店乃至全国品牌,为驻马店经济发展作贡献。”
这番话语,从贺新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那天起,无时无刻不萦绕在脑海心间,并转化成他带领孟庄村民脱贫致富、发展产业、保护生态、培育文明新风的一桩桩实事。
贺新义的家乡驿城区水屯镇孟庄村,在驿城区的东部,耕地5047亩,全村735户315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132人。紧邻驻马店市区的孟庄村民一心想着脱贫致富奔小康,群众热切期盼带头人。2011年,曾饱尝贫困滋味且适时事业有成、荣誉满怀的贺新义,看到父老乡亲辛辛苦苦一年的付出也挣不了几个钱,心情难以平静。面对乡亲们渴望致富的目光,贺新义下定决心要改变家乡的经济状况,立志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发家致富,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2011年,在村民的期待中,贺新义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他把自己准备建房用的65万元资金拿出来建村委办公楼。村民说:“新义办事公道,不怕吃亏,选他当支书心里踏实”
2011年11月,走马上任的贺新义意识到村里至今发展滞后的一个重大症结,就是村“两委”班子瘫痪,缺乏带领乡亲致富的带头人。“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为贫困户摘帽子,为村民致富找路子,他在上级党委的支持下,选优配强村党支部班子,找准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村民发展的结合点,把党的组织活力转化为一心谋发展的动力。
抓党建固堡垒,打造过硬党支部。上任伊始,贺新义发现,村干部没有办公的地方,群众说事找不到人。于是,贺新义就把自己家准备建房用的65万元资金拿出来,建成标准化、综合性村委办公楼,按照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五位一体”的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发挥综合效益、“一室多用”的途径和形式,真正把活动场所建设成村党组织、村委会和村级其他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的综合阵地。
在队伍建设发展党员方面,将村致富能手和高学历人才纳入组织视野,重点引导和培养教育,把“等上门”变为“领进门”,发展年轻党员5名,不但提升了党员队伍的质量,更为村党支部注入新的活力。
7年来,贺新义先人后己、兢兢业业、乐于奉献,心里装着村民,获得了村民的爱戴,赢得了村民的拥护,换来了村民的信任。
创办“扶贫车队”带动3000多个家庭走上致富路,把劳务输出公司做成龙头品牌企业
贺新义坚信村干部是党员群众选出来的,承载着百姓的信任。自从当上村党支部书记的那天起,贺新义满脑子想得都是怎么才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经过多次的考察论证,他依靠自己的锦程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驻马店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村民谋出致富路。贺新义始终信守“诚信是金、德行天下”的人生信条。他按照“以客运带动劳务、以劳务促进扶贫”的思路,成立了自己的“扶贫车队”,为家乡困难外出务工人员减免车费5000余万元,输送160多万人次到南方就业,带动3000多个家庭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其中,孟庄村就有800多人通过贺新义劳务输出走上致富路。特别是2011年以来,贺新义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把村里能出去打工的劳动力安排到南方打工,不能外出打工的就安排到村里的企业就业,年纪大干不动重活的就安排到自己创办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当保洁员,让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挣、户户有保障。李俊英因患病成了村里的贫困户,贺新义带领村干部对她家进行帮扶,为李俊英的儿子找到月薪5000元的工作,让她孙子当上了月薪3000多元的汽车维修工,再加上土地流转的收入,李俊英家每年收入10多万元,彻底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村民有了产业,也就有了主心骨。贺新义积极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村里党员干部资源、精英人才资源会聚到脱贫一线、致富路上。7年来,孟庄村82名党员中有20多名党员掌握一门以上致富项目和致富技术,6名党员获评创业明星、12名党员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村里的播种机厂由老党员、致富能人王应前任董事长,厂里常年安排村民就业100多人,不但自己致富还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村民孔卫华以前家里住的是土坯房,是村里的贫困户,由于在村里的播种机厂上班,又会焊接技术,一年可挣6万多元,不但脱了贫,还在村里建起了小洋楼。
该村流转土地700多亩, 成立苗圃、果园、养殖等3个专业合作社,既能保障农户每年有土地流转收益,同时创造出上百个就业岗位,有效保障了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钱赚和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家门口就业。同时,优先安排35户贫困户就业,让他们实现脱贫又率先致富。
他从来不搞“一言堂”,大事小事都要召开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大会,把憋在心里的话摆到台面上,让决策晒在“阳光”下
村干部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一言一行受村民监督。“公平、公正”如一面明镜折射着贺新义的言行举止。贺新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从来不搞“一言堂”,大事小事都要召开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大会,把憋在心里的话摆到台面上,让决策晒在“阳光”下。
7年来,贺新义带领村民建设美丽乡村、培育文明乡风,土建工程的承包权、使用权村民说了算。
村里的文化广场正在建设、村卫生室主体工程已经竣工、村里的扶贫车间已经选好地址、村里的自来水管道正铺设……7年来,贺新义共筹资金300多万元投到村里路、水、桥、村室、学校、卫生室、文化广场、环保等惠民工程上。
而今的孟庄村,村民出行更方便了。全村先后修路20多公里,实现自然村公路“村村通”。硬化村庄小路3000多米,村民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窘境。
购买垃圾车、垃圾桶,安排专人保洁,组织人员清理陈年垃圾,让孟庄村垃圾入桶、日产日清,解决了“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雨天出行难、村民没处玩”的现象。
挖掘红色资源、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提振村民精神。贺新义和村干部一起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孟庄村12名革命烈士重塑英雄碑。革命烈士孔繁益是孟庄人,在他的领导下成立了孟庄村第一个基层党组织,为弘扬革命精神,贺新义正在积极筹划在该村建红色教育基地,让光荣的革命传统化作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以红色文化为杠杆,奋力撬动村民致富奔小康。
他积极塑造好家风、好村风、好民风,滋养内生动力。建设100多米长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孟庄村文化墙和上百块宣传牌;召开村民大会,集体制定人人遵守的孟庄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孝贤理事会、纠纷调解等8个乡村文明小组;解决了村里因土地承包、用电等20多年来没有解决的大大小小20多个矛盾问题,为孟庄村打造出一片平安和谐新天地。同时,每年表彰先进党员、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每年筹集资金为村里的老人发红包。一系列文化建设让孟庄村好家风、好村风、好民风三风劲吹,融汇起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正能量。
经过7年的奋斗,今天的孟庄村因红色基因的浸润而灵动、因风清水甜的环境而秀美、因产业兴旺而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孟庄村实施乡村振兴、带领村民全面奔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水屯镇被驿城区定为美丽乡村试点乡镇,而孟庄村也因此被水屯镇定为美丽乡村试点村。
理想的风帆不能降落、追求的目标不能停止、前进的动力不能受阻、昂扬的精神不能破灭,这是贺新义内心无穷力量和拼搏精神的凝聚。近年来,他先后被国务院、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中国好人”等称号。贺新义以执着的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扎根孟庄村的沃土之中,不断为飘扬的党旗增光添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谱写新篇章。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