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廷伟
灯亮了,路宽了,地绿了,水清了,鸟多了,公园、游园增多了……绿树成荫,碧水绕城,蓝天碧水间,道路四通八达,高楼鳞次栉比,云水相映,一城人家半城碧,人与自然和谐共融。
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镇功能明显提升,市民幸福指数日渐攀升。遂平,一座美丽宜居的历史文化名城,正在天中大地上悄然崛起。
自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开展以来,遂平县紧紧抓住被确定为第一批实施县的重大机遇,举全县之力,汇全民之智,着力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再提升、城市功能形象品位再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再提升,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开放创新城市打牢坚实基础、增添新的魅力。
遂平县以提质升级为核心,以“四城联创”为载体,围绕做好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着力推动城市建设提质提速提效发展。
突出规划引领 推动内涵发展
城市是经济发展水平、改革开放程度、人文精神风貌集中展示的窗口和名片。实施城市提升工程,必须高品质建设、精细化管理,走内涵式城市发展路子。
遂平县深度融入全市“一中心五组团”战略布局,坚持食品工业名城、休闲旅游县城、生态文明县城发展定位,围绕“一环”、“三河”、“五园”、“五中心”、“六纵六横城市路网”发展战略,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引领作用,统筹老城区提质、新区建设、产业集聚区发展,结合潘庄、八里铺两个行政村区划调整和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规划编制,聘请国内一流设计单位启动新一轮《遂平县城市总体规划》。
严格按照省县城建设导则和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要求,坚持多规合一,统筹考虑地上与地下、生态环境与基础建设、空间优化与产业布局,多元融入海绵生态、地域文化、休闲旅游等元素,编制完成专项规划33项,初步建立了完备的城市规划体系。同时,把城市设计纳入城市控规修规条件,从单体项目抓起,到城市天际线、城市色彩,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并进行全过程监督管控,实现城市整体发展。
紧扣提质主线 聚力项目建设
坚持以人为核心,以服务民生、完善功能、提升形象为目标,精心谋划了连通工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双修、棚户区改造等106个总投资278亿元的城市建设项目。2018年实施57个,计划完成年度投资28亿元。
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开工建设了产业大道、前进大道、西游大道等6条连通工程,对城区开源中路、遂周西路等13条市政道路进行了提升改造,高标准完成了月儿湾大桥拓宽和灈阳大道跨玉带河大桥新建工程,打通了全部“断头路”、“卡脖路”,城市路网体系更加完善。坚持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强弱电入地、雨污管网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全面推进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充分利用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后的旧址,着力进行公厕、游园、多功能垃圾中转站、停车场等项目建设。
城市“双修”扎实推进。聚焦城市特色塑造,坚持以水润城、以绿荫城,围绕水系连通和水体保护,按照4A级景区标准,投资23亿元实施了汝河、玉带河、奎旺河“三河共治”工程,启动了老城区水系疏浚连通规划建设,同步规划建设了汝河生态公园、玉带河水景公园、奎旺河湿地公园、莲花湖水体公园、月儿湾植物园,“三河两湖五公园”的循环生态体系已初具雏形。
坚持以文化城,围绕外立面整治、广告牌匾规范、管线入地等,对城区主要干道两侧门面牌匾进行了统一设计、统一规范;以汝河大桥为中心,对周边社区、市场、小区外立面进行高标准提升改造,让城市旧貌换新颜;按照修旧如旧、复古如古原则,实施了吴房故城遗址、市原塑机厂工业遗址保护性开发。编制了城市亮化照明和夜景照明专项规划,对城市地标建筑、重要节点、主要道路实施景观亮化,打造美丽城市夜景。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城市规划展示中心、智慧城市中心、第五中学投入使用,党庄安置社区、新区中医院、文化综合体、农贸市场、第六中学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集中供暖已实现产业集聚区全覆盖,正在向新区和老城区推进延伸。科技交流中心、市民健身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综合体育中心已完成规划和选址。倡导绿色出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正在不断延伸,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营。
中心集镇活力增强。紧抓被确定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县的重大机遇,加大对贫困村基础建设等项目的资金整合力度,采取筹资联动、试点先行的方式,分批对全县11个集镇进行综合提升改造,打造有特色、有风格的新型集镇。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引入北京首创实施了农村垃圾收运一体化项目,县、乡、村三级环卫体系全面建立。
坚持文明创建 提升管理水平
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创新城市管理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标准,推进城市管理智慧化、长效化,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强力推进“四城联创”。遂平县坚持把城市建设与城市创建有机衔接,以国家级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全域旅游示范县和省级文明县城“四城联创”为载体,以开展“四治”行动为抓手,扎实开展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露天烧烤、马路市场、三轮车治理等专项整治,城市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省级卫生县城复审成功。采取以机关带基层、以干部带群众的方式,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居民综合素质,在全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深化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成立了遂平县城市管理局,整合了住建、公安、环保、水利、交通、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等单位的城市管理执法权限,构建了权责清晰、集约高效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遂平县数字化城管平台已试运行,提升了城市科学管理能力和水平。
全面提升城市管护水平。引入两家社会化服务单位分区加强城区环卫。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购置各类专业环卫车辆15台套,机械化清扫率达100%。严格落实城市网格化管理责任,实现全天候保洁。
聚焦瓶颈破解 夯实要素保障
遂平县围绕破解制约城市发展的资金、用地等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何冬为组长、县长侯蕴为第一副组长的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遂平县实施方案》,建立了项目库,明确了工作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单位和保障措施,建立了项目确定机制、协调推进机制、督查考核机制。同时,从各相关单位抽调业务骨干成立了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统筹推进和信息报送;公开选聘金融专业高素质人员成立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管理中心(PPP中心),负责对项目包装的管理和指导,为提质工程全面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破解资金瓶颈。创新投融资思路、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发挥现有7家投融资平台作用,多措并举,着力提升融资能力;县开源投资有限公司已完成评级,首批15亿元规模债券于今年5月前发行;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沟通对接,全年累计到位资金14.87亿元;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入库PPP项目10个,总投资67.5亿元。分别与省国土资源开发投资管理中心和中原银行合作,成立了规模30亿元的遂平县城市发展基金和10亿元的遂平县城镇化发展基金。同时,全力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支持和通过对储备土地科学分批出让,为重点提质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强化用地保障。坚持多措并举,抓住被确定为全省国土资源改革创新试点县的机遇,全面开展土地资源清查,充分挖掘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潜力,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制定土地中长期利用规划;深化与省国土资源开发投资管理中心的合作、通过流转整治再流转的模式及大力度推进棚户区改造等,实施城市规划区内土地集中收储,有力保障了提质工程项目用地需求。
如今的遂平,呈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产业集聚区塔吊林立、马达轰鸣的项目建设工地,到园区随处可见的现代物流鱼贯而入;从赋予“绿色画卷”的汝河综合性主题公园,到生态宜居、魅力四射的城市新貌;从徐福记、史丹利、河南正康粮油到克明面业、一加一、今麦郎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的落户,遂平已成为投资兴业的风水宝地,成为处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宜居兴业新城。
公园内的戏曲角
绿色公交方便群众
新建成的汝河大桥
共享单车
道路两侧花团锦簇
碧水环绕的遂平县城
游园风景如画
环卫机械助推城市提质
遂平新区建设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