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廷伟
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
容大供港蔬菜产业扶贫基地
金秋九月,遂平县和兴镇一派丰收和谐的景象。玉米、大豆颗粒饱满,棉花朵朵白,瓜果遍地香,规范化养殖场里生猪膘肥体壮。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村民脸上,欢乐的笑声处处荡漾。
和兴镇位于遂平县城北9公里处,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107国道、石武高铁纵贯全境。全镇土地面积140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156个自然村,7.3万人,共有45个党支部,党员2380名,是全县人口最多,地域最广的乡镇。
近年来,和兴镇在遂平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抓好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谱写了和兴和谐发展的新篇章。基层党建、脱贫攻坚、平安建设、环境治理、安全生产等工作位居全县前列,连续多年综合考核居全县第一,连续12年被评为全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2017年被国务院防范办表彰为无邪教乡镇。在2018年第一季度全县环境治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产业观摩中,该镇分别取得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绩。
强党建 筑牢根基
抓党建夯实基础,党建引领促发展。多年来,和兴镇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不断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持续提升村级党组织建设水平,以党建带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
抓班子建强队伍。借助村“两委”换届契机,配强配齐村“两委”干部,村“两委”班子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明显改善。
抓教育建强能力。通过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观看影视资料、邀请专家讲课等形式,加强广大党员思想理论学习,筑牢理想信念堤坝。通过定期举办支部书记培训班和外出参观学习的方式,开阔支部书记的眼界。通过开展“我是党员,冲锋在前”和“堡垒支部”评选活动,提高党员的引领作用和基层组织的履职能力。
抓制度夯实成效。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建立村干部“双述双评”、百分制绩效考核制度,加强村干部的动态管理。严格按照“4+2”工作法,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形成村级事物决策、实施、监督的有效机制。
多举措 助力扶贫
脱贫攻坚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该镇举全镇之力,认真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县脱贫攻坚政策,多策并举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走在全县前列。
动态管理抓精准。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充分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识别程序进行核实、识别确认,做实“逐户走访、逐组宣传、逐村评议、逐级审核”四个步骤,确保贫困户识别精准。
工作责任抓夯实。明确领导责任,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夯实帮扶责任,在全镇24个村均设立村级脱贫责任组,组长由镇科级干部或股级干部担任。强化督导责任,成立了由班子成员带队、扶贫业务工作骨干人员参与的5个督导指导组,分5个战区对全镇24个行政村进行督导指导。同时,党委书记、镇长、人大主席每人分包8个村,进行不间断督导,跟踪问效,持续发力。
政策落实抓到位。突出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实行“三保两免一签约一救助”健康扶贫政策,为全镇1072人重症慢性病患者办理了重症慢性本。突出教育扶贫政策落实。积极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453名学生享受了教育资助,52名中职中专、高职高专学生享受了每人每年3000元的“雨露计划”资助。突出落实安全饮水政策。积极实施安全饮水工程,确保每个贫困户用水安全。2017年实施了魏楼村、李庄村的安全饮水。2018年实施了大刘庄、金刘、钟庄、赵庄村安全饮水,实现了全镇安全饮水全覆盖。突出落实危房改造政策。积极实施“危房清零行动”。2015年以来,先后改造C级和D级危房440户。突出落实保障救助政策。全镇建档立卡低保贫困户349户842人,建档立卡五保贫困人口297人,建档立卡残疾人555人,所享受各项政策资金已全部落实到位。同时,按照“户申请、村申报、乡审批、县备案”的程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持有二代残疾人证的重残贫困户,入住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目前,已入住13人,护工9人,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至2017年底,该镇脱贫295户1101人,占全县脱贫任务的四分之一。
建产业 引领致富
该镇立足于实际、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准确定位,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安全高效的产业体系,助推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
发挥区位优势,推动产业发展。充分利用107国道两侧中小企业发展活跃的优势,形成了以桐花面业、昌大饲料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以金穗子、禾兴食品为主的休闲食品产业,以富强手袋为主的塑胶制品产业,产业发展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发挥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发展。利用辖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完善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境内农民专业合作社30多家,形成了以容大公司为龙头,鑫源种植合作社、容丰专业合作社为主的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辐射大牛、恒兴、魏楼等村;以后楼、吴阁、草庙、钟庄为主的果蔬、药材等特色种植基地;以藕花、大刘庄等为主的彩叶苗木基地,共流转土地3万余亩,其中贫困户土地1000余亩,就地安置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70余人务工,有效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发挥传统优势,推动产业发展。坚持环境治理与养殖业发展并重的原则,以规范化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依托康源养殖厂为龙头的养殖企业,以“企业+贫困户”的养殖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康源养殖场坚持做到与贫困户同发展、共致富,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5户贫困户。
发挥金融优势,推动产业发展。大力推进金融扶贫小额贷款。后楼等11个村先后与遂平县鸿盛粮油贸易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和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相互扶持,使企业获得金融扶贫小额贷款3675万元,带动了735农户增收分红每户3000元。程台、恒兴9户贫困户利用户贷户用,实现了稳定增收。
发挥项目优势,推动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光伏发电项目,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助推贫困户增收脱贫。目前,后楼、魏楼、火龙庙、刘桥4个贫困村的光伏发电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整环境 美化家园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该镇在推进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乡村环境治理行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美丽和兴。
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争取各种项目资金,2017年以来先后在藕花、大牛、刘桥、后楼、魏楼、和兴等村修建污水管网近10公里。把乡村道、村村道、自然村主干道为建设重点,新修农村道路35公里。为营造亮丽整洁的环境,2017年以来,全镇共安装自然村内路灯近千盏,使村庄内亮化起来,对10个村委所在地的自然村进行外墙立面改造,粉刷墙面近20万平方米,使村庄内美化起来。
全民参与,建立健全制度。在全镇156个自然村配备保洁人员196名,成立24个保洁小分队,由村干部专人负责管理,带领保洁员进行卫生清除。党员带头,贫困户参与,每周集中义务劳动一天。加强与北京首创公司合作,先后投放垃圾桶1100个,由该公司对该镇辖区内的垃圾进行集中收集运输,真正实现了垃圾“户堆放、村收集、县处理”。清理陈旧垃圾。先后投资近120万元,出动机械100多辆、人员上万人对村内顽固性难以清理的陈旧垃圾进行全面清理,重点解决了垃圾围村、围田、围路等问题,在全县环境整治综合评比中,先后获得两次流动红旗。
突出重点,抓好创森工作。把创森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力推进。高标准完成了14.5公里双侧廊道提升建设,后楼村75亩和赵庄村142亩的围村林建设、青石桥、大刘庄、大牛等5个行政村的2万亩的精品网点,奎旺河堤角外侧13米、近30公里的廊道,树木栽植成活率达99%,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认可。
保平安 和谐稳定
近年来,该镇以星级平安创建活动为载体,创新社会治理,保持了社会治安大局平稳。
严格落实班子成员信访接待日、领导包案等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包村干部、村干部、信访干部作用,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案件排查和调处力度,2017年共成功调处矛盾26起,接待来访群众130人次,全镇无赴省市非正常上访发生,连续12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五星级平安乡镇,2017年被国务院防范办评为无邪教乡镇。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理,排查清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实现全镇无安全事故目标。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推行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妥善解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成立了“百人调解团”调动群众积极性化解矛盾。广泛开展禁毒铲毒宣传,增强群众的禁毒意识,营造全民参与禁毒的良好氛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鼓劲加压求突破,砥砺奋进勇争先,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奋力谱写和兴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谈起和兴镇的发展,镇党委书记刘世杰目光笃定、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