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 锟 通讯员 树 恒 黄 伟
“感谢正阳县人民法院,能让我享受到这么好的政策,让我免抵押就能贷到5万元资金,还不要一分钱利息,真是太好了。”近日, 66岁的张某拉着正阳县人民法院负责同志的手激动地说。这是贫困户对正阳县人民法院表示感谢的一个场景。
张某是正阳县傅寨乡老付寨村的贫困户,一家三口人,妻子温某患有精神病,常年服药治疗,女儿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双重经济压力让这个家庭举步维艰。他为人勤快,有创业的念头,但缺乏资金。于是,正阳县人民法院负责同志帮他联系正阳农商银行,利用创业贷款平台,争取到5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如今,张某已养牛6头,对未来充满信心,干起活来显得特别有劲。
瞄准“靶心”找“穷根”。“把有能力的扶起来,扶不了的带起来,带不了的保起来,住不了的建起来,建好了的靓起来,邻里关系好起来”是正阳县人民法院扶贫工作的共同目标。
自与老付寨村“结穷亲”以来,该院领导班子凝心聚力,着力为老付寨村摸实情、谋举措、做实事。老付寨村村民余某的妻子因患脑血管病导致半身不遂,卧床不起长达15年之久,一家人20多年以来一直生活在一处低矮的青砖瓦房中,房子多处开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该院负责同志数次登门走访,并联系县残联为余某的妻子申请办理了残疾证,同时为余某协调争取了危房改造项目,将享受到国家对残疾人的优抚政策。
今年初以来,该院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活动,把精准扶贫放在重要位置,出台了《关于为全市脱贫攻坚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提出了九项具体服务保障措施,着力优化精准扶贫法治环境,确保到2019年实现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老付寨村农民科学种田技术水平不高,该院便邀请正阳县豫正种业有限公司的技术员到田间为农民举办花生种植、管理培训班,让农民学习科学种田技术,并出资购买花生增产剂发放到贫困户手中。
尽心竭力解民忧。该院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送法进村组活动,选择农村发生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王某因建房与邻居产生矛盾,闹得不可开交,帮扶干警多次上门调解,终让双方各自退一步,纠纷圆满解决。
“多亏了李法官,对方人都跑了,人民法院还给我这个残疾人及时送来了赔偿款,不然我家的日子可怎么过啊!”该院在办理一起涉贫执行案件时,考虑到申请执行人受伤残疾、被执行人拿不出医药费而消失的特殊情况,及时申请司法救助,为申请人送去了“救命钱”。
“干警看到我家房屋不安全,帮我申报了维修加固项目,获补助12000元;看到我家孩子多,学习成绩又优秀,给了我2000元的教育帮扶金,非常感谢正阳县人民法院对我家的帮助!”付某如是说。提到帮扶干警,群众对他们做的好事如数家珍。
“精准扶贫若要拔掉‘穷根’,必须得开对‘药方’。”这是帮扶干警的共同心声。
该院针对老付寨村产业基本情况,对症下药,自筹帮扶资金6万元,重点帮扶实施科技扶贫工程,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帮扶干警会同村“两委”班子创办了“菜牛养殖”、 “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12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作用逐步显现;帮助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产业贷款23万元,为他们发展牛羊、葡萄等产业创造了条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卫生室一所,硬化公路5.7公里,申请3万元的贫困户入户便道、改水、改厕帮扶资金,为18户贫困户修建1米宽的入户便道,为3户贫困户改善厕所,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一举帮助部分贫困户摘掉“贫帽”。同时,大力发展以花生为主导的扶贫产业,促进扶贫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大力推行“党建+产业”、“党建+扶贫”、“党建+农户”等党建扶贫模式,通过集中流转土地、积极引进大户规模种养,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带动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付出就有回报。如今的老付寨村面貌焕然一新。该村房屋整齐划一,道路宽广,村内10多公里长的循环道路绿树成荫,200多盏太阳能路灯扮“亮”村庄,到处是一幅幅和谐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