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8年08月31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遂平仁安医院成功创建全市首家国家胸痛中心纪实

发布时间:2018-08-31 08:21:54  

 开启生命的绿色通道

胡金岭 文/图

遂平仁安医院成立十周年时领导班子成员合影。

遂平仁安医院病房大楼。

遂平仁安医院胸痛中心急救人员模拟演练。

遂平仁安医院胸痛中心专家联合会诊。

遂平仁安医院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抢救胸痛患者。

国家胸痛中心认证专家现场指导工作。

院长刘剑与胸痛中心人员合影。

2018年8月6日,是一个让仁安人惊喜的日子,由国家胸痛中心总部等单位联合下发的《关于2018年度第二批次中国胸痛中心及基层胸痛中心通过认证单位公告》中,遂平仁安医院榜上有名。这是驻马店市首家获得国家胸痛中心(基层版)认证单位,让天中胸痛患者有了一个科学规范的急救治疗之地。

这是仁安人书写的传奇。在全国强手如云的医疗界,仁安医院能够脱颖而岀,获此殊荣,演绎了一家民营医院传奇的故事。这是仁安人用汗水谱写的新时代乐章,是向天中人民交上的一份优秀答卷!

眼光与使命

已经在驻马店医疗行业做得风生水起的河南大河医疗集团的仁安医院已被社会广泛认可。去年,遂平仁安医院以第186名入选“2017中国医院竞争力·非公立医院500强”排行榜。然而,在众多的荣誉面前,以河南大河医疗集团总经理张五成为领导的一班人有这样的共识,仁安医院要有更大作为,就要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格局。近年来,他们通过对医疗市场调研发现,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和急性肺栓塞等疾病高发,许多患者在就诊、转运、判断、启动等环节存在“急症不急”的现象,耽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增多,尤其在医疗资源薄弱的县级医院更为突出。为此,建立一个快速反应的基层胸痛急性患者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势在必行。于是,他们决定在驻马店市率先建立国家胸痛中心,惠及天中百姓。

其实,创建国家胸痛中心也是仁安人的一个夙愿。在2015年的夏天,一个因车祸造成胸部损伤的男子被120急救车送到仁安医院时,由于主动脉破裂抢救死亡,但死者家属以医院救治不力为由要挟,后经法医鉴定死因与院方诊断一致。然而,此事引起了仁安人的深思。时任仁安医院院长的张五成在一次全体员工会议上发誓,铭记羞耻,尽早建立国家胸痛中心,还仁安一个清白,给仁安人一个证明!从此,仁安医院拉开了筹建以创新医疗急救模式为主的胸痛中心序幕。

夯基与蓄势

2018年6月13日,一辆急救车将一名遭遇车祸而造成主动脉外伤的患者紧急送到仁安医院急诊科。仁安医院立即启动胸痛中心急救模式,外一科、放射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介入科、麻醉科等一起上阵,上演了一场生命大救援。在多科配合下,医务人员成功完成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植入术。这项手术不仅填补了县级医院技术空白,还成为驻马店市急性患者区域协同医疗急救模式的一个范例。这也被人们称为仁安医院筹建国家胸痛中心的一次“彩排”和“预演”。

对于仁安人来说,打造一个协同急救的胸痛中心,他们已经夯基和蓄势,等待的是迸发和横空出世。

这里有一流的科室。仁安医院从一家民营医院成长为知名的医疗集团,凭借的是超前的思维。该院是驻马店市最早筹建国家胸痛中心的医院,开设了驻马店市县级医院唯一的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是遂平县唯一开展介入治疗的医院,是遂平县首家卒中中心,率先在全市建立了心电图网络诊断中心。这一个个第一和率先让仁安创建国家胸痛中心的基础已经夯实,这一个个特色科室成为仁安创建国家胸痛中心的“稳定器”与“压舱石”。

这里有一流的技术和设备。拥有最前沿的技术和设备成就了今天的仁安。在县级医疗行业,该院率先投入巨资购买了血管造影系统(DSA)以及64排CT等,并在遂平县最早开展冠脉造影术、冠脉支架置入术、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等,每年完成冠脉造影术600余例,位居全市县级医院之首。

这里会聚了一大批专家。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创建的优势。在仁安,这里已是人才济济,专家如云,他们用匠心书写着仁安的传奇。这里有以院长、内科副主任医师刘剑为“领头羊”的技术团队。团队中有副主任医师、分管胸痛中心的业务院长赵岩江,工会主席、副主任医师徐春华,内七科主任孙金坡,急诊科主任李新建,急诊科副主任靳永峰,内二科主任王冠军,放射科主任周志云,功能科主任张云,超声科主任李爱玲,重症医学科主任王海涛等。这些人既是胸痛中心的参与者又是技术专家,当中拥有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0人。这些人成为仁安医院创建国家胸痛中心的中流砥柱,也让仁安人有了创建的勇气与自信。

这里有一流的区域协同救助体系。近年来,仁安医院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与县120指挥急救中心签订协议。

这里有覆盖全县的医疗网络。目前,仁安医院已建立有沈寨镇、嵖岈山镇、花庄镇、文城乡、石寨埔镇等医院网络平台。为提升基层卫生院胸痛急救能力,仁安医院为乡镇及社区医院配备了急救的移动心电图机及药箱。胸痛中心还经常到基层乡镇卫生院开展培训,强化医护人员的急救能力和应对急性胸痛的处理能力,使基层卫生院成为低危胸痛患者的安全大本营,同时实现了乡镇卫生院与仁安医院在救治胸痛患者时实时联动和无缝对接。

这里建起一套快速反应的胸痛急救机制。这套机制连接的是院门口、院内的生命绿色通道。该院实行首诊全程安排负责制、先救治后收费制、随叫随到“会诊制”、时钟统一制(从接诊到救治实行系统统一时间标准)、24小时值班制、统一指挥制。这一套快速反应的急救机制为胸痛患者打开了生命通道。

这里有一个强大的支撑。利箭还需靠强弓。近年来,仁安医院先后成为河南省人民医院的河南省心脏康复专科联盟委员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河南省高血压专病联盟单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病联体遂平仁安医院分中心、驻马店市胸部疾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这些联盟单位为仁安创建国家胸痛中心提供了支撑。仁安人说,如果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站在巨人的肩上。

夯基让仁安人有了雄壮的骨骼和精髓,也让他们累积了创建的底气!

创新与创举

今年3月份,一个60多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120急救车接入仁安医院后,医务人员按照胸痛急救机制,患者从入院到实施心脏介入只用了39分钟。

今年6月份,一个80多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拨打胸痛中心急救电话被接到仁安医院后,胸痛中心直接把患者送到重症监护室,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老人的生命奇迹在这里创造了。

这一次次成功的例子,是仁安人的创新与创举,也让仁安胸痛中心的品牌更加响亮!

负责创建胸痛中心的内七科主任孙金坡自信地说:“仁安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完成国家胸痛中心的使命。”孙金坡给笔者讲述了胸痛中心急救模式的整个流程,如果一个胸痛患者发现有情况通过拨打120,或者在仁安医院设立的乡镇医院网点就近进行急救,保证首次医疗接触几分钟内可以出心电图结果,仁安医院心电网络中心已经与乡镇医院联网。当乡镇网点医生第一时间把胸痛患者的心电图传输到遂平仁安医院胸痛中心微信群时,胸痛中心值班医生会快速将诊断意见发送胸痛中心群或电话告知。网点医生按照胸痛中心鉴别诊断进行处理。首先,如果需要120转运的,他们在转运途中已开始对患者实施抢救。医院已为每一辆救护车配备移动心电图机、除颤仪、呼吸气囊以及抢救药品。救护车导联心电图远程实时传输系统,把主要的诊断和监测指标,通过3G网络实时传输到胸痛中心和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值班医生手机上,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为患者快速诊疗争取了时间,让120急救车成为一个“移动重症监护病房”。其次,仁安医院建有绿色生命通道。当救护车到达仁安医院时,集结在大门口的“仁安胸痛快速反应部队”通过对患者快速分类、危险分层和准确评估,最大程度争取为患者治疗的时间。已经诊断明确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患者直达冠心病监护室,需急诊手术的患者直接进入导管室,需急诊CT检查的直接送入CT室。再次,急诊科、影像学科、心内科、介入科等科室密切合作,胸痛中心—导管室—病房室进入直通车,医生一线、二线全程跟踪服务,胸痛中心医师、急救中心护士相互配合。他们上演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急救“惊险剧”。这就是仁安医院结合基层实际创造的一种协同急救模式,也被称为“仁安样板”。目前,仁安人建立的覆盖乡村、链接完整的急救网络体系,演绎了一个个关于抢救生命的故事。

走进仁安,笔者看到从院门口到院内以及连接的急诊科、心电图室、CT室等都有明显的“胸痛中心”标识,这是为胸痛患者开辟的绿色通道。

走进仁安,笔者发现有一个很大的微信群,那就是胸痛中心群。它覆盖全县乡镇社区,连接成千上万百姓。这里还有一个人人皆知的电话号码,那就是胸痛中心的急救电话18739611079。仁安人将这一号码设定为一键拨号,这是患者的“生命号”。

在仁安,有一支特殊的队伍,那就是由保安、清洁工、炊事员以及后勤员工组成的“不在编的胸痛部队”。他们是胸痛知识的宣传员,只要遇到来仁安医院就医或者办事的人,就会主动科普胸痛知识。他们是胸痛患者的护卫员,只要发现有胸痛患者,就会主动上前搀扶。仁安医院,有了这种氛围,才成了“胸痛患者之家”。怪不得,一个现场检查验收的国家胸痛中心专家说:“一个县级医院能做到这一点真不简单!”

历练与重塑

“这里历练的是团队精神,这里历练的是仁安人办大事、办难事的能力,这也是仁安人的重塑。”仁安医院院长刘剑说。作为仁安“一把手工程”的国家胸痛中心的创建,首先检验的是主帅的综合协调能力和人格魅力。

运筹帷幄,摆兵布阵,消平沟壑,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让仁安人握成一个拳头;协同作战,步调一致,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乐于奉献,把仁安人锤炼成一支精锐之师。在刘剑的带领下,他们唯困难不畏、唯勇气不移、唯精神不衰,展现了仁安人越挫越勇、敢于担当、敢于作为的精神风貌。

创建国家胸痛中心是一场“硬仗”。对于仁安人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他们在一次次实战训练中把问题找足找够。有人说,没有来过仁安就不会懂得仁安。仁安每一次的创举都是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所取得。如今,他们在创建路上一次次挑战不可能!

创建国家胸痛中心历练的是仁安人的技术水平。内七科主任孙金坡、内二科主任王冠军为缩短胸痛确诊时间和心肌梗死治疗时间,通过反复的训练和演练,把业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被称为“仁安工匠”的外科主任李富国,十年磨一“技”。面对心脏外科急症中最凶险、死亡率最高的主动脉夹层,他通过钻研,不断精益求精,治疗技术有了质的飞跃。他也成为在关键时刻能够为急性外伤患者“力挽狂澜”的人。

这里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金刚钻”——

创建国家胸痛中心演绎的是合作的故事。在这里,每个环节都要步调一致,每个动作都是“国家标准”。他们上下同心,演唱了一曲雄浑有力的大合唱。

院长刘剑有一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与担当。在创建过程中,他夙夜在公,寝食难安,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今年,在最后冲刺的几个月中,作为总指挥的他下达指令:凡是仁安员工,不论职务高低,在创建成功之前,一律不准休年假。仁安人决心背水一战!

医务科科长王颖,家住漯河市,在筹建过程中没有回过家,家里有什么事,都是用电话安排。质控办主任杨平每天加班加点,无怨无悔。急诊科主任李新建的家与医院不足一公里,每次回到家拿着换洗的衣服就赶回单位,两个月没有在家吃住过。工会主席徐春华本来在病房二楼内科上班,但为了使胸痛中心的生命通道顺畅,主动把办公地点挪到七楼,让重症监护室搬到二楼。为保障行政、财务、后勤人员对胸痛中心知识的了解,副院长董新贺、院长助理杨蔚带头学习和演练,自己先达标,然后对行政、财务、后勤人员一个个把关。

这里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他们用汗水浇灌创建,用奋斗获得国家认可。这让国家胸痛中心认证专家们看到,在天中大地医疗行业中有一个厉害的仁安雄师!

当仁安医院顺利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后,院长刘剑在总结大会上面向全体员工几度哽咽,并深深鞠躬,道了一声“你们辛苦了!”这不是一句简单的问候,这是在向实干精神鞠躬!

大河医疗集团总经理张五成告诉笔者,这次仁安成功获得国家胸痛中心荣誉,展示的是大河医疗的水平,彰显的是仁安团队精神,也让仁安人更具国家范儿。

眼下,仁安的“胸痛急救部队方阵”正等待天中人民的检阅!

初心与夙愿

“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是仁安人创建的初心与目的。胸痛中心重在建设,而非挂牌。”院长刘剑说。

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获得国家胸痛中心的认证,这是机遇,这是舞台,更是望向未来的窗口,也是仁安人开始的新征程——

负责胸痛中心的孙金坡说:“胸痛中心的创建让仁安人服务患者的理念成为仁安的价值理念,逼着我们把服务做得更好。我们会把每一次为患者的服务都看作是‘第一次’。”

如今,“练兵习武”已是仁安人每天的常规动作。苦练内功,发起对技术的冲锋已成为仁安人的新常态。外科副主任、主治医师刘中成回到家里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就是练习模拟腹腔镜下各种技术,一天不少于两次,这成为他的职业习惯,也把他锤炼成能够迅速处理急性外伤患者能力的医生。

从开展“服务质量提升年”到医院护理团队大练兵,从对患者进行“冠心病健康知识培训”到对行政、财务、后勤人员进行胸痛知识考核,从员工马新丽、樊晶晶荣获河南省第一届孕校师资讲课大赛三等奖到心内科医生尹航航获得河南省STEMI病例演讲大赛优胜奖以及儿科医生王凯入选驻马店市“最美医生”等见证了仁安人的创新激情,映照着仁安人不变的初心。

仁安医院创建国家胸痛中心的故事就像一部电视连续剧,每一集都有剧情的高潮,每一集都有精彩的故事——

仁安人成功创建国家胸痛中心无疑是天中医疗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然而,对于仁安人来说,这仅仅是一个起点,未来仍任重道远。眼下,仁安人已经整装待发,瞄准新的目标去跨越!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