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8年08月22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赵强 用行动诠释工匠精神

发布时间:2018-08-22 08:57:37  

记者 通讯员

199612月,赵强高中毕业后到西平县农村公路管理所工作,被分配到师灵镇中心养护站成为一名养护工。一干就是22年,他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西平县农村公路养护事业,用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

赵强高中毕业后,亲友劝他到大城市闯一闯,当养护工没啥出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早出晚归太辛苦。但他有自己的想法,他相信职业不分贵贱,既然选择了农村养护工作就要好好干,行行都能出状元。赵强二话没说,收拾好行李来到师灵镇中心养护站,跟其他养护工一起清扫路面、培护路肩、清除杂草、疏通边沟。在工作中,他虚心向老职工学习,白天做好养护工作,晚上自学公路养护相关知识。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他熟练掌握了农村公路养护基础知识,并考取了初级工资格证书。正是由于赵强的不懈努力和认真钻研,他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个精通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大中修工程技术的“行家里手”。

赵强用自己的行动在养护站掀起学习热潮,并成立养护技能学习小组学习养护知识,上路操作运用取得显著成效。他所在的师灵镇中心养护站在全市农村公路大比武选拔赛中,有4人进入前十名,受到西平县交通运输局领导的表扬。师灵镇中心养护站负责45公里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经过努力,赵强从一名养护工成长为养护班长。

20098月份的一天早上,赵强的手机响起,有群众反映,师灵镇大街西段有20长、2宽、0.5深的大面积坑槽,造成过往车辆通行困难。接到电话后,他立即和养护技术员赶到现场实地勘查,发现是由于连日强降雨坑槽浸泡,加上车辆碾压,造成受损面积逐渐扩大、坑槽越压越深。他向领导汇报了情况后,立即组织养护站全体人员不顾高温天气,开展保通工作。从指挥排水、测量到引导车辆绕行,为了尽快抢修道路,赵强顾不上喝一口水,立即组织人员展开施工,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下午230分道路恢复通行。60多平方米的路面,两车石料,这些数字看起来很平常,但对于养护工来说,是劳动和汗水,换来的是农村公路的安全和畅通。

今年以来,西平县农村公路管理所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加大农村公路绿化投入力度,购置优质树苗,对管养道路进行绿化,在做好树木管理维护工作的同时,更新绿化树种,在县道及主要乡道种植大叶女贞、红叶石楠等绿化树,农村公路绿化实现全覆盖。

农村公路线长、点多、面广,机械化养护是大趋势,赵强在不断学习养护知识的同时,也时刻关注养护机械的更新。以前挖补坑槽用铁镐,一个人一天最多能挖补30平方米至40平方米。现在用风镐,效率提高了两倍。他还主动向老职工学习自卸三轮、四轮、沥青灌缝机、风镐等养护设备的使用技能,到设备厂家参加小型挖掘机培训,组织养护工参加驾驶证考试,学习掌握养护机械的日常保养等维修技术。10年来,他为养护站节约维修费10万余元。

20175月,正是春季养护大会战的攻坚阶段,赵强管理养护的路段在百公里养护循环观摩路线之内。全市春季养护大会战观摩活动,是对全市各县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一次检查,是各县区春季养护成效的展示,他带领养护站全体人员对照标准、查漏补缺,埋设标志标牌、整修路肩、清除杂草、疏通边坡边沟等工作扎实推进。为了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他连续20多天没有回家,当他回到家看到妻子被晒得通红的面孔和屋里一袋袋收割的小麦时,心里充满愧疚。他家里5亩多地,父母患有高血压后遗症生活无法自理,两个儿女上学接送,都是妻子一个人操持。

他舍小家、顾大家,不畏艰难、不怕吃苦,临危不惧、冲锋在前,春季除草打药、夏季汛期保通、秋季挖补、冬季除冰,每次任务他都冲在一线。22年来,赵强从一名高中生成长为农村公路养护能手,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同时,他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他所在的养护站被评为规范化管理先进养护站。

赵强没有豪言壮语,甘愿做一颗默默无闻的铺路石,为农村公路养护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