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8年07月23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人 一条路三十年

——薄山林场护林员袁留政深情守望山林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8-07-23 10:16:24  

记者 许 伟 闫海峰 王 朝 文/图

一条小路,一个人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守望着山林四季更迭,这是薄山林场护林员袁留政这些年的工作生活写照。

7月21日,在薄山林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一行去探访这位护林员。汽车穿过乡村,穿行密林,颠簸的山路越发难行。缓慢驶过一片密林覆盖的小路,几间红砖瓦房组成的小院赫然出现在记者面前。这就是薄山林场前岗林区大北岗护林点,这里驻守的就是薄山林场护林员袁留政。

火辣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林,照射在袁留政的身上,黝黑的面孔上布满了汗水,眼睛里闪烁着山里人特有的淳朴,一个军用水壶斜挎在肩,一群山羊在他身后悠然地啃着青草。袁留政告诉记者,他今年51岁了,是典型的“林二代”,父亲在林场工作直至退休,自己在林场工作也已30年。

破落的院子里,一辆老式的自行车旁边卧着两条黄狗,它们是袁留政最好的朋友。心情好时,袁留政会骑上自行车沿着山上那条弯弯曲曲的小道巡视山林,两条黄狗摇着尾巴跟在身后,有时在林子里会遇上蛇、松鼠、野猪等,黄狗会“汪汪汪”向他示警。

“这儿的蛇很多,有时一天就能遇上十几条,有的还是毒蛇,最让人害怕。”谈及日常生活中的不便,袁留政最忌惮的还是毒蛇,“前几天,天黑时我上床睡觉,昏暗的灯光下一条全身泛红的花蛇竟然盘在床上,可把人吓坏了!”

也许,常年深山独居的日子太过寂寞,袁留政在工作之余爱上了读书。他告诉记者,他最爱看的书是历史人物传记。记者随机问了他几个问题,竟然全部答对,这让袁留政兴致大发。采访过程中,五十多岁的袁留政竟然像个孩子一样,缠着记者再多“考”他几个问题。望着苍老而又充满童真的袁留政,记者一行会心地笑了。

袁留政告诉记者,护林点的水井早就干枯了,日常吃水全靠山下自己动手挖掘的一口水井。

沿着一条陡峭的小路,记者小心翼翼地来到山下一处洼地。原来,袁留政所谓的水井不过是在山下水塘旁边另挖的一处较深的小水坑。山上的水渗透到坑里,便成了老袁的日常饮用水。难以想象,遇上有雨雪天气,袁留政是如何沿着这条陡峭的小路挑水而食的!

山上,万木葱郁,一棵棵挺拔的马尾松高耸入云,低矮的灌木杂生其间,松茸、野蘑菇、木耳等菌类植物随处可见。“一片真正称得上好的林子,应该是多种植物和谐共生,既要有高大乔木如马尾松、麻栎等树木,也要有相对较矮的灌木树种,地面还会有各种苔藓、菌类等植被覆盖。” 随行的林场工作人员指着面前的这片林子说,“你看,这片林子完全就是这样一种状态,这就是原始次生林该有的模样。”

“薄山之美在于山水叠嶂,山环水绕。山上槭海松林郁郁葱葱,山下薄山湖水一湖澄碧,守护这片山林的人更是淳朴、坚韧。”薄山林场副场长苏万祥告诉记者,“薄山水库是驻马店市饮用水源地之一,环湖10万亩山林守护着这片洁净的水域,林场130多名职工守护着这片山林。自1954年林场建立,60多年过去了,这片山林有过伤痛沧桑,也有过辉煌繁盛,但爱林护林的理念在一代又一代林场人中传承。林场目前经营面积10.3万亩,森林蓄积量51.2万立方米,覆被率98%,林相整齐,森林茂盛,在活立木蓄积量多年稳居全省国营林场的前五位。”

山路崎岖,青松耸立。望着面前一颗颗挺拔入云的马尾松,再看着在这里坚守了三十年的袁留政,一股敬意在记者心里升起。

袁留政,不正是一棵耸立在这万木丛中的马尾松么?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