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保障 三项机制 三个精准 三项支撑
蚁蜂镇“三”字工作法助力脱贫攻坚
本报讯 (通讯员 聂海博)去年以来,驿城区蚁蜂镇对照贫困村退出“七有一低”标准,2017年实现243户910人脱贫。贫困人口退出后,老庄村、彭楼村和橡林村3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分别降至2.0%、2.5%、2.7%。3个贫困村硬化道路近7公里,修建标准化卫生室2个、文化服务中心3个,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实现了通村公路、通广播电视、通宽带等。同时,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与贫困村同步,在非贫困村修建文化大舞台3个,整合驻村帮扶单位资金硬化道路近5公里,解决了贫困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用网难以及住房安全等问题。
夯实三个保障。夯实组织保障。该镇在13个村分别成立了脱贫攻坚责任组,在每个村配备1名扶贫专干,专门负责扶贫工作。市、区下派该镇驻村第一书记11名、驻村帮扶工作队17个,形成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强大合力。夯实舆论保障。开展入户大走访、扶贫日宣传等活动,明确要求全面入户、全面走访。同时,利用有奖问答等形式,发放宣传袋、宣传笔、宣传围裙等4000多份,制作墙体彩绘、条幅220多条(幅),印制扶贫挂历1万份。夯实资金保障。2017年,该镇争取上级财政资金1181.28万元,直接受益贫困人口1000多人,辐射受益人口6000多人。
健全三项机制。责任机制。该镇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立了13个脱贫攻坚责任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奖惩机制。出台了“季考核、年总评”的考核办法,根据季度考核成绩,评选优秀责任组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优秀包村干部予以奖励。根据年终考核成绩,评选优秀村委、优秀责任组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优秀包村干部予以奖励。同时,对年终考核脱贫攻坚成绩落后的村委予以处罚。推进机制。坚持晨会制度抓推进,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坚持督查巡查抓推进,通过督查巡查,限期整改销号,提高工作质量;坚持观摩评比抓推进,定期组织责任组深入各村开展观摩评比活动,形成了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实现三个精准。精准识别。该镇在档卡规范化建设期间深入群众,在“四个必到”的基础上坚持“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全面走访排查。严格程序,做好档卡规范建设工作。精准帮扶。全镇956户贫困户每户均有一个帮扶责任人,做到帮扶结对无遗漏。结合贫困户自身意愿,制定符合贫困户自身发展条件的帮扶措施,做到精准施策。全年累计转移就业贫困人口654人,鼓励自主创业家庭134户。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项目8个,带动贫困户156户。该镇2017年脱贫户平均政策覆盖达到4个,2018年预脱贫户平均已享受政策覆盖2个。精准资金使用。在扶贫资金精准使用、加强监管和资金拨付等方面进行了约束,明确了指导意见,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办法落实扶贫资金合规、高效益使用。
强化三项支撑。强化金融支撑。建立了镇级金融扶贫服务站,13个村分别成立了村级金融扶贫服务部,健全了金融扶贫服务体系。有576户贫困户已受益于金融扶贫的政策红利,每年每户增收3500元。强化项目支撑。2017年实施大舞台项目6个、标准化卫生室项目2个、整村推进道路建设项目4个,谋划扶贫车间项目7个、光伏发电项目13个、安全饮水工程7个,实施危房改造137户。根据《驿城区产业扶持扶贫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规划格局,该镇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使每个有劳动能力和有产业发展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能参与到产业扶贫中。今年以来,该镇实施产业扶贫项目8个,涉及资金78万元,覆盖贫困户156户。在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中,正在实施的光伏扶贫项目遍布13个村。该项目已由区发改委牵头实施,正在组织施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