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合作:新时代新要求
砥砺奋进:新任务新作为
——第二十一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全国筹备工作动员会综述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
市委书记陈星(中)出席第二十一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全国筹备工作动员会。
省政府副秘书长朱良才致辞。
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是西通报农洽会筹备工作情况。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潘利兵讲话。
内容特点:形式新 亮点多 力度大
1998年以来,在农业农村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农业农村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已连续在我市成功举办了20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20年来,我市积极适应形势变化,努力探索和创新办会路子,大会主题、内容和形式不断完善,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信息化程度逐年提升,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广,效果越来越好,去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国家
第二十一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定于9月6日至8日在我市举行。会议的主要内容有8项:一是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发布、洽谈和签约;二是农产品展示和贸易,设置有综合展示区、境外展示区、绿色食品展示区、科技展示区、特色优质产品展示区、食品加工机械及农业装备展示区和产品贸易区;三是农产品加工业科研成果展示推介、项目发布和签约;四是参展产品评定及品牌培育;五是国际农产品加工业合作交流;六是农产品推介及采购项目签约;七是产业扶贫成果展示。八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论坛。围绕以上内容,分别举行大会开幕式、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农产品产销对接暨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农产品加工业科研成果展示推介、项目发布与签约、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论坛、国际农产品加工业合作交流活动和新闻发布等重要活动。与往届相比,今年的会议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农业农村部支持力度更大。农业农村部今年进一步加大了对筹备工作的支持力度。去年12月,农业农村部在海口召开会议,对第二十一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有关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今年1月份,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局在北京召开部属有关单位对接会议,对有关工作进行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任务。3月20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向全国各省区市农业厅下发通知,明确第二十一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并对各省区市参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省委、省政府重视程度更高。省委、省政府对办好今年的会议高度重视。省主要领导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挥好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平台的作用,推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省政府将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作为我省开放招商的重要平台,近期将印发全省筹备工作方案,对各省辖市、省直有关厅局提出明确要求。省政府还将召开全省筹备工作动员会进行动员部署,明确责任,落实任务。
会议内容针对性更强。一是会议的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程度更高。在市场化方面,与农业农村部有关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提升办会层次和水平。在国际化方面,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领域,依托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重点组织邀请欧美、“一带一路”、东盟自由贸易区等3个区域国家的农业农村部、驻华使馆官员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参会,并出席国际交流活动。依托大型知名会展公司,组织邀请境外企业参会参展。在信息化方面,开展会前、会中、会后网上宣传和网上发布。加紧筹建中国农加工洽谈会O2O交易服务平台,实现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线上线下交易,使中国农加工洽谈会成为永不落幕的会议。二是展厅布局进一步优化。今年,我市在丰富原有活动的基础上,将境外企业展区、绿色食品展区、科研成果展区、特色优质农产品展区调整至天中广场中心区域,进一步扩大以上4个展区的面积,并对以上广场中心区域展区统一命名装饰,突出效果,更好展示大会形象。三是科企对接和产销对接更加紧密。有针对性地开展科企对接活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扎实做好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开展面对面对接洽谈,签约一批产品贸易合同。同时,组织好产品评定和品牌培育,推出一批品牌产品。
五点要求:重创新 有主题 有方向
今年,农业农村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将继续联合主办第二十一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助推产业扶贫脱贫攻坚、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区域经济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主旋律,促进产加销互联互通的重要平台。召开全国筹备工作动员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国办意见精神和农业农村部党组的要求,进一步动员部署,全力以赴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确保第二十一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圆满成功。
牢牢把握一个时代主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将新时代新战略转化为产业发展新任务新要求,新时代要有新作为。以“创新、绿色、开放、共赢”为主题,举办好今年的中国农加工洽谈会。通过这个大平台,积极引导广大农产品加工企业提质增效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引领发展、交叉融合发展,降成本、补短板、强弱项、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营养安全、美味健康、方便实惠的食品和质优价廉、物美实用的加工制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紧紧抓住两大有利时机。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时机。当前,我国农业已经具备扎实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产业振兴,出路在融合,重点在加工。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物质生活的需要,架起城乡沟通的桥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切实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最终实现产销两旺、城乡一体,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抓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机,加快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
充分发挥三大平台作用。经过20年的连续举办,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已经成为政策宣传贯彻、市场服务和行业交流的重要平台,对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突出展现四大创新亮点。经过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内容越来越丰富、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效果越来越好,一要更加突出科技创新,二要更加突出绿色引领,三要更加突出产业扶贫,四要更加突出产业融合。
始终坚持五大办会方向。坚持市场化,充分发挥市场化筛选作用,实现供需双方互利共赢,吸引理念先进、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企业或农业组织参会,为优势特色产品尤其是贫困地区产品打通更广阔的渠道。坚持专业化,建立专业化的办展队伍,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真正体现现代化的农业和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业。坚持品牌化,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做成“老字号”经典品牌,使之既有开拓市场和整合资源等硬功能,又有文化凝聚和地区名片等软实力,成为众多知名企业和产品比拼的华山之巅。坚持国际化,进一步向国际高水准展会看齐,不断丰富形式内容,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把展会办成国际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盛会。第二十一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将邀请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欧盟驻华使团等国际组织和欧美、东盟自由贸易区及“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的官员、企业家参会并出席国际交流活动。坚持信息化。加大智能制造、物联网、互联网+、农产品电商等现代技术要素的展示推介力度,推进行业改造升级;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组织效率,提升展会展示效果。第二十一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首次建立O2O交易服务平台,为超过100家境内外企业、农业社团组织、科研院所等参会代表提供网上交流、在线洽谈和线上线下交易服务,精简环节,扩大交易数量,延长交易时间。
筹备工作:优环境 强服务 造氛围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及要求,在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局和部属有关单位的精心指导下,超前谋划,积极运作,扎实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努力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办成展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就、扩大农业合作交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知名农业展会。
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筹备工作。成立了市筹备工作委员会,下设秘书处和10个专业部。5月9日,召开了全市筹备工作动员会议,对各项筹备工作作出部署。制订印发了市筹备工作方案和日程安排,明确了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继续举全市之力,扎实办好第二十一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
搭建平台,提升会议实效。市委、市政府按照搭好平台、促进交流、信息共享、创新发展的思路和理念,认真分析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形势,主动邀请国内外行业协会、企业联合会、商贸促进会、国内知名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参会,为全国各省区市搭建资源互补、投资洽谈合作平台;建设中国农加工洽谈会O2O交易服务平台,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产销对接、产品销售贸易平台;积极邀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参会,为参会企业提供科研成果需求服务,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提质增效及绿色食品转型升级,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供有力支撑;积极筹建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按照农业农村部提出的“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要求,与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等公共服务平台一起互为支撑、共同提升,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平台。
科学布局,精心设置展区。充分利用现有展馆和场地,设置规划好展区,搭建高档次国际标准展棚,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参会参展需求。根据今年会议内容和特点,会展中心内设立综合展示区,其中,一楼设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综合展示区,二楼设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展示区,三楼设农产品加工业扶贫成果展示区。在天中广场设立产品贸易区、绿色食品展示区、科研成果展示区、境外企业展示区、特色优质农产品展示区、农产品加工机械展示区,全方位、多层次展示第二十一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的精品和亮点。
优化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在去年一举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智慧城市”“国家健康城市”“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纳入城市创建范围,加上原来的“六城联创”,全面启动“十城联创”工作,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凡与会议相关的交通、城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确保会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强化服务,做好接待工作。进一步改善接待条件。对所有大会涉会宾馆进行一次摸底排查,加强宾馆、饭店软硬件建设,规范服务用语,提高服务水平。继续实行市级领导和市直单位包代表团、包宾馆和对口接待工作责任制,提前联系对接,及时协调解决参会代表提出的有关问题,全程为参会代表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组织、选拔和培训一批青年志愿者,在会议的主要活动场所,为参会嘉宾和客商提供引导、解说等服务。在会议报到期间,设立接待站,24小时接送参会代表。开展精细化服务。会议期间,免费为各省区市代表团提供特装展示场地,免收参展企业税费;为特邀嘉宾、农业农村部定点扶贫地区提供免费食宿;为各省级代表团免费提供2人食宿;国内外500强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凭有关证件免费提供2人食宿。
大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在省、市新闻媒体开辟专栏,集中报道中国农加工洽谈会20年来所取得的重要成果,配合农业农村部筹备好全国新闻发布会,进一步扩大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营造良好的迎会办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