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梁灵芝
3月20日,午饭时间,妻子在厨房里乒乒乓乓地忙活着,饭菜的香气从厨房里飘出来,沁入王建民的鼻孔,他的肚子咕咕地叫起来。他起身找来小酒壶——即使家里没有客人,他也准备酌二两。
骑着自己的三轮车,王建民硬把一个家驮到现在的地方,他觉得自己开心啊!
王建民今年58岁,新蔡县河坞乡人,是驻马店市砖瓦厂的老工人。前些年厂子效益不好停产了,那时候他和妻子没有收入,两个儿子还小,他和妻子不得不千方百计挣钱养家。
他买了辆三轮车,从菜市场批发各种蔬菜,往各大酒店送。不管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他都得四五点钟起床,赶在菜市场进菜的时候,用最便宜的价格挑选最新鲜的蔬菜,在饭店开始准备一天的饭菜之前送到饭店。中午时分才能回到家。
老王的妻子也有一辆三轮车,车上装着老王批发来的各种水果和小食品。每天一有时间,她就会骑着三轮车,来到白桥收费站附近,来来回回冲着过往车辆和行人叫卖。到了孩子放学的点儿,她还得赶回家给孩子们做饭。
厂里的职工宿舍有得住,虽然收入不多,但够一家人日常开销、给孩子们交个学费啥的,日子倒也过得去。
儿子渐渐大了。大儿子学了电焊技术,自己租了门面接点小活儿,自己找了媳妇。小儿子下学后到处打工,前几年还跑到深圳厂子里上班,2012年开了个装饰公司,才稳定下来。
给两个儿子各买一套房子,是老王的心愿。
2012年,为了帮小儿子,老王老两口不得不过起了两地分居的日子。老伴儿在市里帮忙带孙子。老王则跟着小儿子在新蔡老家生活。儿子上班,他帮儿媳妇打理小吃摊儿。他的三轮车又派上了用场——拉着各式新鲜蔬菜、烧烤串和炊具,来往于市场和家之间,成了儿媳妇小吃摊儿上的好帮手。
老王的三轮车风里来雨里去,很快老旧了。妻子的三轮车用来接送孙子,脚蹬太慢。日子不再拮据,他们俩都换成了又轻又快的电动三轮车。
2014年,厂子要拆迁,老王不能再住在原先的宿舍了。厂里把原来的职工浴池分割了一下,安排老王和老职工几家临时住着。
2017年2月,扩建之后的白桥路宽阔平坦,路东侧的建安小区交付使用。为了装修房子,老王的电动车又发挥了大作用,跑材料市场买电料、买水泥,来来回回,一天没少跑。老王说,省的就是赚的!2017年中秋节前夕,老王搬进了这个小区里儿子亲手装修一新的家。
在老王努力下,大儿子也在同一小区买下了一套房。帮两个儿子买房,老王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但他和老伴儿身体都还好,还能再拼几年。他也办好了退休手续,养老金拿到手啦,养老没问题!
看着窗明几净的新居,一辈子五音不全的老王每天都忍不住哼哼唱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