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驻马店 万紫千红景色新
——全市产业集聚区项目观摩活动侧记
记者 刘华山 滑清泉
这是一片创新创业的沃土,兴工强市的步伐铿锵有力。这是一座蓬勃崛起的新城,跨越转型的号角声声入耳。
3月24日至25日,市委书记陈星,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是西等市四大班子领导,带领2018年上半年全市产业集聚区项目观摩组,先后深入各县区10个产业集聚区40个重点项目进行实地观摩指导,集中“检阅”各地重点项目建设喜人成效。
市领导李宝清、张宪中、陈锋、姚新文、金冬江、戚存杰、孙巍峰、李成宽、李国胜、冯玉梅、王明威、付自成、何晞、贺振华,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观摩活动。
为期两天的行程中,观摩组一行进企业、下车间,走工地、看项目,问经营、察实情,谈创新、话转型,一路留下务实奋进的脚步。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作为展现新气象。所到之处,一幅幅跨越转型的壮丽画卷映入眼帘,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强势崛起,各地你追我赶、加快高质量跨越发展的生动实践,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为之一亮。
【装备制造强势崛起,昂首迈步工业4.0】
智能灯塔,引领未来。走进驻马店装备产业集聚区投资10亿元的华骏灯塔工厂项目偌大车间,模块化、信息化、数字化气息扑面而来。
现代化设备高速运转,却无噪声、异味之扰,如果不是身临其境感受,很难想像驻马店已然步入工业4.0时代。更令人倍感振奋的是,这一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建成后,将带来每年20亿元的产值,新增利税2亿元。
距此不远总投资21.5亿元的鹏辉锂电池项目是该集聚区一个新能源产业项目,发展之快同样令人惊叹。其一期、二期项目先后于2015年、2016年投产,目前正在全力推进三期项目。
“我们今年的销售收入目标是突破20亿元,至目前已接到订单15亿元。”众泰、江铃、南京金龙、柳州五菱等汽车厂家成为其高端固定客户,订单源源不断、企业蒸蒸日上,令企业负责人信心百倍。
【产业链条拉宽拉长,食品工业做大做强】
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遂平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迅速,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176.6亿元,占县产业集聚区经济总量六成以上。
“我们将拿出百万元作为施工奖励资金,促使施工方按期完工,交付运营。”位于遂平县产业集聚区的今麦郞食品工业园,继去年方便面项目建成投产后,今麦郞饮品、手打挂面项目也相继上马开工,其中12条挂面全自动智能生产线将于今年底建成试产。
与此同时,投资5亿多元的克明面业挂面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全部建成后年需求优质小麦90万吨,可带动当地2万余农户进行优质小麦连片种植。
【畜牧机械持续壮大,豫酒振兴香飘中原】
西平县畜牧机械产业发展风生水起,国际畜牧机械产业园内已有法国新技、荷兰多赛、西班牙金耐尔等国外企业以技术入股方式入驻园区。
“技术合同已签订,万华畜牧已成为德国芬格家禽工程养殖装备驻中国唯一的分公司。”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快企业做大做强步伐,努力把西平畜牧装备名牌推进国际、名扬全球。
与此同时,豫坡集团紧紧抓住豫酒振兴的机遇,投入5亿元建设豫坡老基生态文化园,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致力走出一条生态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路径,努力为高质量跨越发展增色添彩。
【“中原鞋都”再添新军,产业发展阔步前行】
走进上蔡县产业集聚区第一个观摩点,即是“膀大腰圆”的雄安制鞋产业园。
这是一个总投资20亿元,集开发、生产、销售、出口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制鞋产业基地,入驻企业30家,现已有21家企业投产,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年产各类鞋2500万双,年创产值10亿元,安排5000人在家门口就业。
不仅如此,在2016年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国际鞋展上,一举签订2000万双大单、让“中国上蔡制鞋”迅速走红的惠州制鞋产业园,如今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一个个制鞋产业项目纷至沓来,加速了上蔡百亿元制鞋服装产业集群形成,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新能源动力强劲,集聚发展魅力彰显】
在创新中寻求突破,走差异化之路,抢占市场新的制高点,加快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在汝南县产业集聚区,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已形成规模。
投资10亿元的东威新能源低速电动车项目6条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其自主研发生产的电动三轮车、四轮车可谓是小巧玲珑、款式新颖,赚足了大家艳羡的眼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成为集研发、生产、物流于一体,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省内重要新能源电动车生产示范园,进一步完善汝南电动车产业链条,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壮大。
作为百亿元产业集群,汝南县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已是全省重要的电动车生产基地。61家新能源电动车企业抱团发展,年产整车2260万辆、零配件300万套。然而,他们没有满足现状,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大力实施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加快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推动汝南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阔步前行。
乘坐当地企业新产电动车,行走于偌大的园区,大家一路观摩欣赏,对汝南县持续发力电动车产业发展、进一步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推动电动车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的做法,表现出浓厚兴趣。
【创新科技引领未来,新材料产业异军突起】
市产业集聚区在加快医药、化工两大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强力推进新材料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投资2亿元的河南若德橡胶科技公司高科技液压橡胶软管新材料及配套总成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将于今年6月竣工投产;投资5亿元的河南中多铝镁新材公司年产2万吨新型节能高档铝材生产项目,4月上旬设备可安装完毕试产。
河南华芯电力科技公司光缆生产加工建设项目办公楼、综合楼主体封顶,厂房即将开工;河南弘康环保科技公司年产30万吨车用尾气净化生产线项目主体厂房已完工,设备安装到位,其产品车用尾气净化为河南省自主创新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正在为新材料、新业态插上腾飞翅膀。
【“无中生有”创新业,“海铁联运”通全球】
厚植产业新优势,培育发展新动能。户外休闲用品产业是平舆县近年来倾力打造的一个新产业,尽管时间不长,但成长迅速,发展很快,现有12家企业投产达效,另有8家签约企业即将进驻,一举成为了继浙江之外全国最大的藤编基地。
走进河南华东户外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各式各样新颖别致的户外休闲生态家具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我们公司拥有自营出口权,所有产品通过‘海铁联运’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盟等海外市场!”该企业负责人介绍说。
不仅如此,平舆县还积极把户外休闲用品产业发展落实到脱贫攻坚中,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提供强力支撑。目前,通过构建立体化“三级扶贫车间”体系,平舆县已建成数百个乡村扶贫车间,吸纳1.65万人就地就业,其中4315户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实现稳定脱贫。
一边实地观摩,一边聆听介绍,观摩组成员对平舆县户外休闲用品产业强劲发展态势,给予高度评价。
【因为花生,爱上正阳】
被誉为“中国花生之都”的正阳县以其独特资源优势,吸引了一个个大项目抢滩入驻,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更加强劲。
因为花生,“国家品牌计划”企业君乐宝来了,一掷千金,投资30亿元建设君乐宝乳制品及乐源牧场旅游观光项目,半年内实现开工到投产,创造了君乐宝集团建厂新速度,4A级万头奶牛旅游观光牧场引进澳洲奶牛6000头。
因为花生,又一个“国家品牌计划”企业鲁花也来了,在正阳投资10亿元,全面开工建设鲁花浓香花生油加工项目,计划9月底建成投产,有望刷新鲁花集团建厂新速度。
因为花生,还有总投资20亿元,集花生加工、贸易、期货于一体的国际花生产业园,也在正阳安家落户,现已建成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将打造中国最大的花生交易中心和集散地。
【“中原门都”声名鹊起,虹吸效应愈加明显】
确山门业日益发展壮大。除持续不断地吸引各地企业接踵而至、投资办厂外,确山门企业也积极走出河南,在河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设立“中原门都”展厅,向外扩张,进一步提升“中原门都”地位。
与此同时,确山县还积极开辟另一条战线——依托丰富的建材资源,全面启动了占地6.3平方公里、总投资200亿元的现代建筑产业示范园建设,努力培育“中原房都”。
目前,投资90亿元的确山县现代建筑产业示范园一期项目正在加速推进,金鼎远大、中民筑友、华创科技、杭华创科技、杭萧钢构、新驿建材等一批装配式建筑龙头企业已经进驻,铸凯建筑、百胜建材、双龙新材料等30余家新型建材企业正在集群式入驻,以装配式建筑为主、新型建材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今年有望完成投资75亿元。
“我们金鼎远大装配式建筑优势十分明显,可有效降低施工中的扬尘、损耗,缩短工期,核心优势是实现节水、节能、节时、节材、节地‘五节一环保’!”企业负责人绘声绘色的介绍让观摩组成员倍感振奋。
【互联网+空中丝路,夏南牛“牛上加牛”】
泌阳县牛产业发展迅猛,全产业链条打造,“互联网+”,“空中丝绸之路”,一系列漂亮的“组合拳”,打出了威名和气势,让夏南牛产业“牛上加牛”。
去年11月份建成投产的河南兴农食品公司牛肉深加工项目,是一个依托泌阳夏南牛养殖屠宰资源优势,生产系列牛肉及牛副熟食制品的高科技项目。走进该企业偌大的多温区冷库,一台台满载牛肉制品车辆整装待发,即将送往国内各大超市,或通过“空中丝绸之路”飞向海外市场。
“我们已在京东、天猫、航空餐食、铁路餐食、各大超市等,形成了线上线下销售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该企业负责人说,他们正在积极向郑州航空港口岸申请海关监管库资格,审批完成后将极大节约货运周转时间,也将为泌阳县积极申请肉类口岸奠定良好基础。
观摩组成员认真了解泌阳牛产业近期发展情况,对当地持续发力,不断拉长拉宽牛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夏南牛产业集群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风光无限、收获满满。两天紧凑的行程中,观摩组成员看在眼里、喜在心田,振奋了精神,激发了干劲。大家纷纷表示信心更大、责任更重、干劲更足,驻马店高质量跨越发展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