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8年03月24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田里来了“绿领”创客

发布时间:2018-03-24 10:10:47  

    新华社郑州3月22日电 (记者林 孙清清)时下正值春耕,“90后”青年王超运在河南省遂平县四处遥控植保无人机帮种粮大户打药,他有个时髦的称谓:“绿领”创客。

    王超运是河南省宁陵县人,高中毕业干过物流、做过销售,去年他到遂平县加入河南省八佰家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花11万元购买了2台无人机,从事无人机植保。

    “绿领不同于城市白领、蓝领,我们是从事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王超运说。

    河南省八佰家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建民介绍,2017年以来,通过该合作社共销售无人机130架,其中近100架销售给了像王超运这样的“90后”创业青年,农业正成为青年创业者的热土。

    今年,周建民通过公开招标接到20多万亩小麦春季植保订单,而这些订单10天内将全部由从事无人机植保的青年创业者完成。

    “植保是大田农业机械化最后的‘死角’,过去手动喷雾器,喷洒1亩小麦要20分钟,现在无人机植保,1分钟轻松搞定。”王超运说。

    周建民1997年大学毕业后办过工厂、搞过运输,由于看到农业中巨大的服务业空间便毅然转行。从农资直销平台做起,通过运用“互联网+”,快速发展为农业综合服务商。

    除了农业服务领域,特色种植、休闲观光农业正被越来越多“绿领”创客“深耕”。

    在河南省平舆县辛店乡韩坡村,46岁的郭文刚回乡创业,种起了中药材,利用生长周期不同,发展药材套种、麦药套种,“麦田变药田”,1亩收入5000元左右。

    “现代农业讲求水、土、气”。郭文刚放弃北京食材配送的生意,2015年回到韩坡村流转土地,同时做了两件事:一是治土,机械深耕,施有机肥,恢复地力;二是改水,清理耕地周边沟渠垃圾,保护水源。

    “韩坡村尽管空气好,但农田沟渠却是垃圾场,耕地因施用化肥,破坏了土壤结构。要想发展绿色农业,要先从改良水、土、气入手。”郭文刚说。目前,郭文刚已流转耕地1600亩,在水、土改良等方面已投资500多万元。

    “市场需要啥种啥,我是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种中药材的,现在带动10多户村民、200多亩耕地搞特色种植。”郭文刚说。

    据平舆县农业技术协会会长贾高锋介绍,3年来,回到平舆县从事新型农业经营的“绿领”创客就有100多人,从事特色种植、农副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等。

    谈起未来,王超运看着空中作业的无人机自信地说:“‘绿领’未来一定能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