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龙抬头”
预示一年农事始
迎龙求雨祈丰收
新华社天津3月16日电 (记者 周润健)“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3月18日,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称为“龙头节”,又名“春龙节”“春耕节”“农事节”,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人们迎龙求雨祈丰收。
专栏作家、天津市民俗专家由国庆介绍说,闪电的形状酷似龙的形状,有了闪电,就有了雨水,就意味风调雨顺。民间百姓俗信认为,农历的二月初二,就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抬头的日子。因此,二月二又叫“龙头节”。
“惊蛰龙抬头,春分龙登天。”由国庆表示,今年农历二月二,恰逢惊蛰节气尾声。此时节,春回大地,陌上花开,天气渐暖,春雷乍响,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时节,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的景象。所以,古人把“二月二”又叫做“春耕节”。我国北方广泛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就是人民希冀风雨顺大丰收的情感表达。
据了解,我国古代非常重视“龙头节”,皇帝要率领百官耕地,象征性地参加劳动,而民间百姓要举行“引龙”仪式,用灶灰末、谷糠或黄土从家里撒到附近的河边,然后再撒回来,表示把“懒龙”带出去,把“勤龙”“钱龙”引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