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善赢得幸福长
记者 许 伟通讯员 张红光
赵新华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住确山县石滚河镇南王楼村马庄组,虽然他今年已年近七旬,但声如洪钟,走路铿锵有力,一副乐观开朗又憨厚朴实的模样。
提及老赵,知晓他的村民中有竖起大拇指称赞的,也有人说他傻的……老赵其实是个有故事的人。
老赵原本不是本地人。1993年,44岁的赵新华入赘到南王楼村马庄组,和村民夏金凤结为半路夫妻,带着三个继子辛苦过生活。有人说,半路夫妻是非多,这话在老赵这似乎不灵验。一到南王楼村,老赵就主动承担起了家里所有的农活和抚养三个孩子的重担。硬是靠着自己的勤劳、善良,把苦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平常人自有平常人的奋斗和幸福。
男大当婚,眼看三个孩子相继长大成人,老赵的心里盘算着未来。那些年,老赵的勤劳发挥到了极致。除了种好自家的责任田,他还种下了村里的几亩荒地,又养了几头猪、一群鸡,把农家人生钱的方法用了个遍。就这样,赵新华分别给孩子们盖了新房、娶了媳妇,过上了平凡人的幸福生活。后来,考虑到孩子们子女多,赵新华又把田地和数年积攒的家产全部分给了三个孩子。
有人说老赵太傻,照顾三个孩子的太多,照顾自己的太少。可是,善良的老赵从来都不怕穷。他说:“这都不算啥,人得有拼劲儿,只要肯干能干,啥都会有的……”
2010年,老伴儿撒手而去,孩子们都劝老赵:“爹,你别干了,我们每人给你一点儿,就有你吃的、花的……”老赵却不依:“我这身体再干10年没问题,眼下国家的惠民政策恁好,咱可不能闲着。”借着县里大力发展夏枯草特色药材种植的春风,老赵又承包了村里的10多亩地,轮茬种植夏枯草和花生、玉米,一年就挣了20000多元。
赵新华老伴儿去世之后,乡亲们看上了他的朴实、善良,想给他介绍一位新老伴儿,赵新华都一一拒绝了:“现在的生活让俺充实得很,把十几亩地种好就是俺最大的心愿了。”
把地种好还真不是老赵的全部心愿,老赵的心里还牵挂着另一个贫困的老人。
同村五保老人赵黑孩日子艰苦,老赵很久以前就主动承担起了照顾他的责任。村民介绍,赵黑孩是南王楼村的一位五保贫困户,今年已78岁,听力微弱,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自从赵新华来到南王楼村,看到邻居赵黑孩生活孤苦伶仃,便主动担当起照顾他的责任,不离不弃,至今已25年。
驻村干部说:“去年年底两次下大雪,我去走访贫困户,每次走到赵新华的小屋,都感受到浓浓的暖意。”赵新华说:“黑孩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不能受冻,每天我都早早起床,把炉火生起来,这几年他都没有犯过病。”
勤善持家、守望相助,平常人的幸福最动人,也最持久。看着眼前朴实的老赵,想起他这些年的默默奋斗,一股暖流在笔者的心间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