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绿色环境对人产生哪些心理效应?
答:绿色环境对人能产生四种心理效应:满足感、安逸感、活力感、舒适感。
59.为什么说城市绿化是社会发达水平的标志之一?
答: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一个依存自然—利用自然—破坏自然—保护自然和建设自然环境的发展过程。在农业、工业、城市和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首先是以破坏生态环境和各种资源为代价的,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使绿色植物大量减少,从而带来各种自然灾害。其次是造成环境的污染,生态失调,威胁人类生存。因此,现代科学家提出“城市发展必须与自然共存”的理论,进入从“城市中有花园”到“花园中有城市”的绿化建设新阶段。国际上常以城市绿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人均占有水平,作为判断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文化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60.森林为什么有涵养水源的作用?
答:森林中的乔木、灌木、青草、苔藓以及各种藤本植物,对天然降雨有截留涵养作用,并对降水进行重新分配。据测定,树龄60年的云杉树冠一般可阻留降雨量的25%~70%。林地表层的枯枝落叶、树根、草根以及腐殖质层,有吸收水分、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地表径流的作用。5万亩森林所涵养的水量相当于一座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
61.为什么森林草地有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答:森林有改良土壤的作用,林地的枯枝落叶、种子、芽、树皮等残落物、死地被物和动物尸体,在风、降水、光、微生物和各种动物的作用下,分解成肥力很高的腐殖质,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和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含量,改善了土壤的物理结构,从而提高了土壤肥力。
62.农田林网保护农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农田林网能调节小气候。林网内较之空旷无林的农田地区平均温度降低1.4℃,相对湿度提高16%,风速降低33.4%,能有效地防止干热风,一般能使粮食每亩增产20%左右。
63.为什么森林具有防风作用?
答:森林里树木密集,枝叶繁茂,因此能控制气团的流动,削弱风速,改变风向,使风力变小。当风受到森林阻碍之后,被迫分成两路前进,一路从森林的隙缝中穿流而过,一路从林冠上越过,这样风速一般可降低40%~60%。
64.野生动物在生态平衡中有什么作用?
答:野生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食物链的能量交换,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特别在森林生态系统中,通过野生动物的活动,维持着生态环境的协调,对控制一些动植物种群的消长起着重要作用。
65.什么叫生态系统?
答:生态系统又叫生态系,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的生物群落及其无生命的环境部分之间相互作用,通过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形成的一个不可相互分割的自然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