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职教花正艳
——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综述
记者代廷伟李中海
有一种教育,前景广阔;有一类人才,炙手可热。这就是备受关注的职业教育。
近年来,我市把职业教育作为智力型支柱产业来抓,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根本,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办学模式,探索了一条发展职业教育的新路子。
整合资源助推职教快速发展
花香引来蜂蝶飞。市教体局局长王和平告诉记者:“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目的是培养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了防止学生同挤高考“独木桥”,适应社会各类人才需求,增强职教吸引力,我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头等大事来抓,围绕“抓就业必须抓职教、抓职教就是抓经济”的思路,对全市职教资源进行统筹规划。
2010年,市政府出台《驻马店市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方案》,明确将全市59所中等职业学校整合至22所。驻马店市四高整合并入汝南幼儿师范学校,汝南园林学校整合并入驻马店农业学校,驻马店机械电子工程学校整合并入驻马店技师学院。每县区也通过划转、合并等措施,只保留1所中等职业学校。目前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实际已整合至14所,初步解决了我市职业教育“小、散、低、差”的问题。通过实践探索,我市形成了以高等职教为龙头、中等职教为主体、乡镇成人文化技校为主阵地的职教网络体系,使职教步入发展快车道。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保持在2万人以上,形成了学前教育、信息技术、旅游服务、加工制造、汽车维修等品牌专业,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学习一技之长的平台。
建设园区集聚发展职业教育
建设园区,集聚发展。2009年,我市确定了以“建设园区、改善条件、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为抓手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并开始规划建设市职业教育园区,在城市新区规划8.8平方公里土地,计划投资75亿元,建设能容纳10所职业院校、师生员工10万余人,集职业教育、科研、实训、居住、商业配套设施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园区。目前已批准市职教园区用地5822亩,市职教园区已完成投资30.9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9亿元,项目学校建设投资15亿元),建成区面积达60.57万平方米。驻马店技师学院、汝南幼儿师范学校、驻马店农校、驻马店财经学校、驻马店卫校5所职业学校已搬迁入园,为我市职业教育集约集聚集群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市职教园区已成为我市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先后吸引了40多个省内外考察团前来参观考察,很多国内著名新闻媒体也对我们进行了宣传报道。去年9月份,“喜迎十九大·职教中原行”大型新闻媒体采访团专门来到我市职教园区进行深度采访和报道;在日前召开的全省职教攻坚二期工程推进会上,我市在大会上第一个作了典型发言。
深化改革提升职教发展质量
近年来,我市各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发展,相继构建了对接驻马店地方产业集群的机械加工制造、电气工程、信息技术、财经商贸等重点专业群。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政策保障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目前我市职业院校采取开设“企业冠名班”、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形式,共与436家国内外企业开展了合作。抓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工程”“名校长工程”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工程”。目前全市共聘请444名技术能手担任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共评选推荐出40名市级“职教名师”、10名省级“职教名师”,有470名教师通过省教育厅“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抓教学改革。举办中德师资培训班,引进并在全市推行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促进我市教学模式改革深入开展。办好技能大赛和学生素质能力大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努力,目前我市职业教育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共有4所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7所省级特色校,7个省级“职业教育强县”,1个国家级职业成人教育示范县,职业学校在校生达4.6万人,教师有3883人。职业教育工作受到省、市两级政府的充分肯定。2014年,市教体局被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表彰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让贫困家庭子女有学上、上好学,让贫困家庭子女有一技之长,带动家庭脱贫,一直是我市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着力点。
近年来,我市完善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助学金制度、免学费制度,累计投资数亿元,全面落实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城市贫困家庭学生助学金政策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学费政策,先后为数万名中职学生发放助学金、免除学杂费,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学技术、学技能创造了条件。
为人生梦想插上翅膀,让浩荡春风温暖民心。职业教育其实就是平民化教育,是助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王和平说:“我市在发展职教事业中积累了新经验,但同时也存在债务重、实习设施不足、实训条件差等问题。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这一现状一定会得到改变,职业教育一定会迎来灿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