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教育故事树师德师风
——市二十四小师德师风案例交流研讨会侧记
记者代廷伟通讯员肖文晓
“我的教育理念是以爱心育人、育有爱心之人。”郁素娟老师用一个关心孩子的故事,诠释了对孩子道德的培养来自于点点滴滴。用爱心去换取学生美好的人生,用真诚去感谢学生……近日,在市二十四小报告厅里,该校数十名师德标兵与全体老师分享了他们各自的“教育故事”。
为了进一步弘扬师德风范,展现学校教师良好形象,提高师德修养,结合连日来全校开展的师德师风集中教育季活动,该校召开了以“我的教育故事”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案例交流研讨会。
各位老师以“我的教育故事”为主题,讲述自己教育生涯中的亲身经历,以具体的案例作为出发点,讲故事、谈感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阐述了对师德师风的深刻理解。有的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从教以来的甘与苦,生动诠释了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和体会;有的畅谈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逐渐走向成熟的成长历程。
黄诺老师班里有一个小女孩,她性格孤僻,不爱与人交流,整日闷闷不乐,成绩也日渐下降。黄老师经过多次与她交流,终于得知是因为她的爸爸触犯法律而判刑入狱,她的家一下子变得支离破碎,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了重创。黄老师像妈妈一样用温暖的怀抱打开她的心扉,一点一滴关怀,一次一次鼓励,终于把阳光播撒进了孩子的心田。在讲述中,黄老师和台下的老师们都流泪了,泪水中饱含着沉甸甸的师爱。
董威老师是一位美术老师。她讲述了在一节“多彩的世界”美术课上,因为与学生交流“暗送秋波”这个成语而发生的一些啼笑皆非的趣事,从而引发她有了这样的感悟:作为一名老师,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像自来水一样不断流。
彭老师是一位担任过多年班主任的老教师,她与学生之间的故事数不胜数,信手拈来……
许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她在支教期间,与农村孩子们相处一年的美好时光,她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还有无微不至的爱与长长久久的牵挂……
适宜的批评,百利而无一害。批评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能用艺术化手段去教育孩子,才会让孩子走向成功!代巧云老师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了批评的艺术。
《永不放弃》是宁卫杰老师对教育的诠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每当想到这些,虽然觉得累,但是所有的坚持都是值得的!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老师”这一神圣称呼!
王芬的《心灵之痛》讲述了一个敏感的孩子,他不愿意接受任何批评,不愿意写作文。王老师从鼓励到批评,从批评到几乎放弃。她感慨地总结道:“可能是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会成为孩子心里永久的伤痛。”
胡倩倩老师采用多种方式加强与家长沟通,用一封长长的信与一位产生误解的家长进行沟通,灯下伏笔,见字如见面,这种沟通方式是如此的真诚!一个小学教师的一天,辛苦而忙碌,但全是对孩子的爱!
一个温暖的拥抱,化解孩子心中的痛;一顿早餐,抚慰孩子心灵的创伤;一句关心的话语,化解孩子自卑的情绪。顾玉娇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舞蹈社团一个女孩子成长的故事。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李倩老师通过改变教学方式,给课堂带来了更多生机。
郭甜甜老师用赏识、信赖、尊重和鼓励的方法去唤醒、呵护孩子的心灵!平等对待并尊重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灿烂的笑脸。
各位老师通过讲述自己扎根教坛、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充分展示了该校教师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和高尚情怀,表达了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忠于职守、立志奉献三尺讲台的决心。
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每个教师讲述了自己教学生涯中的真实故事,大家交流分享,寻找和发现身边高尚的师德典型,用真心换真情,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