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文静
村庄干净整洁,道路笔直平整,田野一片美景,花木争奇斗艳。日前,走进遂平县阳丰镇朱屯村,美丽乡村呈现在眼前,让人惊叹。
“农村要想富,电力需先行。”朱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吕毛蛋一语道破其中的关键。
他深有感触地说,朱屯村如今的一切离不开供电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可靠稳定的电力为全村产业经济的大发展提供了保障,也增强了全村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要改变先改电
位于遂平县城西的朱屯村,面积仅4.2平方公里,耕地4200亩,下辖8个自然村,有村民580户,总人口2275人。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地为主,村里地少人多,村民生活水平整体较低。据吕毛蛋介绍,由于经济收入来源少,全村三分之二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常年在外打工,挣钱补贴家用。
“前些年,也想过发展产业经济,但是村里各项基础设施都比较落后,就拿用电来说,村民做饭用的电饭煲、电磁炉都带不起来,日常生活都无法满足,哪还有人敢来投资产业?”吕毛蛋说。该村原来有6台配电变压器,其中2台为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共用,但由于变压器容量小、供电半径长,加之导线线径细和绝缘老化严重,用电高峰期低电压现象严重,家电及动力设备无法正常运转,不仅影响了村民生产生活,还严重制约了全村经济的发展。
“朱屯村是省定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始后,公司主动与该村沟通联系,积极主动对接,在了解到该村的实际困难后,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实地调研村民生产生活用电情况。” 遂平县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郑国伟告诉笔者。为早日解决朱屯村用电窘境,该公司为朱屯村量身定做了合理的改造方案,并开通电力改造绿色通道,提前安排工程勘测、施工工作,对朱屯村电力设施实施集中改造。
经过紧张施工,该公司为朱屯村新建改造变压器5台,改造10千伏线路2.1千米,新建改造400伏线路9.41千米,改造下户线3.4千米,极大地改善了朱屯村的用电环境,满足了全村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为加快朱屯村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电力足产业丰
在朱屯村委大院的北边,有上百亩被肥嫩旺盛的绿叶蔬菜覆盖着的土地,放眼望去,犹如一张巨大的绿地毯。这里,便是朱屯村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绿春源蔬菜基地。
据了解,绿春源蔬菜基地占地120多亩,专业种植绿叶蔬菜,其中以薹菜为主,由于种植的蔬菜绿色、无污染,市场供不应求,远销广州、深圳等地,深受当地居民喜爱。
“绿叶蔬菜在生长期需水量较大,喷灌系统是基地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用低空旋转喷灌,喷洒面广匀实,省水、省工、省力。”该基地负责人张霞说。该基地初建时,只有十几亩,排灌和村民生活共用一台变压器,电能质量差,采用的顶喷系统灌溉效率低,有时还出不来水,一年只收成两茬,收益并不理想。
“农田机井通电工程为基地建设了专用变压器,电不愁了,我们便将基地的规模扩大到了100多亩,为基地新增了旋转喷头,现在水分足、苗长得也快,一年可以收获七八茬。”说完,张霞拧开了喷灌系统的阀门,一道道清水瞬间从一排排旋转的喷头中喷出,欢快地洒落在油绿的菜苗上,在整个基地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电网改造后,有了可靠的电能做后盾,更加坚定了朱屯村委班子脱贫的信心。依托该村良好的区位、交通、土壤等优势,他们确立了高效、生态、休闲、观光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将村里90%以上的土地进行流转,把以前用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的土地,转型为以名品彩叶、石桥园艺、绿春源蔬菜、吕峰种植合作社为代表的10多个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园。
两年来,朱屯村陆续建成投产了蔬菜大棚、水果采摘园、名品花木公司、水厂等生态产业,同时还引进了福运面粉有限公司、志强旅行包有限公司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使全村300多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