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
本报讯 (记者 刘 阳 闫海峰)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继续位居各省辖市前列。
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478.03亿元,增长8.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四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居全省第五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6%,居全省第一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6%,居全省第一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3%,居全省第二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24.9%,居全省第一位。
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夏粮生产再获丰收,夏粮产量达516万吨,同比增长8.2%;秋粮播种面积590.2万亩,油料播种面积479.5万亩,比上年增加107.69万亩。畜牧业生产基本稳定,前三季度全市肉类总产量51.5万吨,增长2.4%。
工业运行稳中向好。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五位。其中,大型企业增长11.4%,中型企业增长3.9%,小型企业增长11.8%。全市高成长性制造业增长12.3%,发展势头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98.8%,产销衔接良好。企业效益继续改善,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142.93亿元,增长11.2%,比18月提高0.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完成150.89亿元,增长16.8%,比1~8月提高1.5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220.79亿元,增长12.6%,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其中,工业投资515.97亿元,增长6.8%,基础设施投资235.1亿元,增长28.2%;房地产开发投资210.98亿元,增长11.4%,商品房销售面积459.27万平方米,增长20%。
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1.93亿元,同比增长12.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其中,批发业销售额增长12.7%,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5.7%,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2.5%,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6.5%。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5%,分别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38.6个百分点、1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3.1%,营利性服务业增长24.8%,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0.2%。
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96亿元,增长16.3%,高于全省3.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0.29亿元,增长24.9%,居全省第一位。其中,税收收入58.68亿元,增长19.8%,高于全省4.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六位。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33.94亿元,增长11.5%,各项贷款余额1405.97亿元,增长15.4%。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从CPI分类构成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六涨二跌”运行态势。衣着类上涨3.6%、居住类上涨1.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3.2%、医疗保健类上涨4.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4.1%;食品烟酒类下降2.4%、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5%。
“总体来看,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持续增强,三季度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出现回升向好变化,供求关系、企业效益有所改善。”市统计局负责人表示,“同时,也应看到我市经济仍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面临的形势依然比较复杂,稳定运行的支撑力还不够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下一阶段,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狠抓政策落实,不断巩固稳中向好基础,力争全面完成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