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冬霞 通讯员 郑 威
“人们漫步在林荫道,枝头喜鹊把喜报,老汉捋着胡子哈哈笑,孩子们在花丛中嬉笑。水中鱼儿跃,海棠树阵阵飘香,垂杨柳微风拂面,这里不是仙境,这里胜似仙境。我高兴,我骄傲,我为西平日新月异的发展而高兴,我为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而骄傲……”近日,笔者在西平县二郎乡焦店村采访,在该村文化广场,60多岁的村民董海印正在向人们朗诵他创作的诗歌,表达内心的感慨。
焦店村是二郎乡四个贫困村之一,过去,村里道路泥泞、垃圾满街,种植结构单一,集体经济薄弱,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发展潜力有限。近年来,二郎乡党委、政府狠抓该村“两委”班子建设,为全村发展选好“领头雁”。该乡党委书记应奎显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组成后,焦店村以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改变村容村貌,激发村民的致富意识、集体荣誉意识、团结意识,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兴建文化舞台,硬化广场3000多平方米,绿化400多平方米,高标准水泥路已修到百姓的家门口。”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近几年,该村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调整全村农业种植结构,引进了优质大豆、反季节蔬菜、冬桃、雪梨、板栗香红薯等经济作物。同时,利用本村土地,引入农产品加工企业,吸纳村内300人就业,使全村经济稳步发展,村民收入显著提升。
经济发展了,村容村貌也要有变化。村“两委”充分结合“清洁家园”创建活动,组织群众清理村里房前屋后的垃圾,种植花草树木,进一步美化生活环境。村里还组建了义务环境保洁队,定时清扫垃圾。以前垃圾堆满街、污水四处流、秸秆任意堆放的脏、乱、差村,变成了一个整洁、漂亮、有生机、有活力的文明村。
“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国家一定会有更多的利民政策出台,农村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广阔,老百姓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董海印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