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情深报桑梓
记者 胡殿文
“我没机会好好读书,不能再让孩子们吃没文化的亏了。”谈及借钱帮家乡建学校,张全收如是说。2004年,朱里镇拐子杨村小学年久失修,需要重新修整,需要资金80万元。对于刚刚起步成立公司的张全收来说,80万元是一笔巨款。他把公司仅有的8万元现金全部交给村支书后,一边找亲朋好友借钱,一边努力经营公司挣钱寄回家乡。学校建成后,为了不让孩子们失学,张全收又捐助了10万元助学金奖励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
“我能有今天,多亏乡亲的帮助,关键时刻我怎能不尽全力帮他们一把。”张全收介绍说。他家曾是村里数着的贫困户,他自己小学毕业后因交不起2.7元学费被迫辍学。此后,奶奶去世,父亲中风偏瘫,母亲精神失常,一桩桩天大的难事,都是乡亲东家一碗米、西家一瓢面,共同凑钱帮他渡过难关。
“我是农民的儿子,是家乡养育了我,给了我关爱和温暖。我无论为家乡付出多少都值得、都应该。”张全收说。2006年年初,张全收捐资130多万元在朱里镇建了一个高标准的养老院。当年春节,他又准备200多个红包和一大车年货回馈父老乡亲,为村里200多位孤寡老人每人敬上一个数百元的大红包,为数10户困难家庭送上年货及现金。从此,每到春节,张全收都会回到家乡给老人送红包,给困难群众备年货,10多年从未间断。
2008年,张全收当选为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上任后,他自掏腰包为村里建桥修路、建设希望小学、建村室、建文化大院、安路灯和健身器械,出资为家乡60岁以上困难老人发放慰问金,并为全村人购买医保。据不完全统计,10多年张全收累计向社会捐献资金2000多万元,
拐子杨村的杨德文老人,曾住在张全收家的隔壁。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去深圳平湖跟着建筑队干杂活、看厂子。转眼间,年满60岁找不到工作,就去求助张全收。张全收把他接到深圳的家与父亲同吃同住13年。后来,张全收的父亲去世,杨德文有了叶落归根的念头。没有犟过老人的张全收,亲手交给他10万元后把老人送回村里。后来,杨德文老人瘫痪在床,张全收将他送到养老院,请人照顾。老人临终前,张全收赶到他的床前为老人送终,直至入土为安。
为了改变家乡的贫困局面,张全收不仅带出数百名村民到深圳务工,还在一直思索如何将“输血”变“造血”,带领更多的乡亲脱贫致富。为了让村民找到致富的路子,他出资10万元挑选了50名村民代表到深圳参观考察农业产业项目。开阔视野后的村民回到拐子杨村流转了上千亩土地,通过种土豆提高效益、增加收入。他扶持村民吴金星投资20多万元创办了电子厂,扶持村民吴宏振投资10万元创办服装加工厂……张全收通过帮扶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干事创业,安排100多人就业。
张全收说,只要拐子杨村村民出门有活干、家门口有钱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日子就会越来越近。“村村通”工程、“户户通”工程不让群众掏腰包,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处理垃圾、栽种花草等大事小事都是张全收负责,出钱出力。多年来,在支持家乡发展上,张全收已先后捐款数百万。不少昔日的贫困户都在他的直接或间接帮助下盖了新房、买了新车、娶了媳妇。
他是一位农民,却热心公益事业,义薄云天;他是一位游子,却不忘回报桑梓;他是一棵大树,时时在为他人遮风挡雨。这就是乐于助人的张全收。
舌尖上的浪费也是犯罪
□ 刘军民
现在推行光盘行动,有人可能不以为然。
相比过去,现在条件确实好多了。然而,就在一些人摆阔气、讲排场、比奢华的时候,不要忘了还有很多的困难群众;不要忘了,我们还是世界农产品进口大国,资源短缺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不要忘了,我们的人均GDP尚在世界百位之后,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于人口多、底子薄的中国而言,我们绝不能容忍各种奢侈浪费。
过去毛主席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当前,真的需要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宪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仅每年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最少倒掉了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
光盘行动的意义在于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带动大家珍惜粮食、吃光盘子中的食物。光盘行动由一群热心公益的人发起,得到从上到下广泛的支持,全国媒体和民众、餐厅和院校等纷纷响应,全国两会、国际媒体和联合国均表示支持。
首先要完善制度,使公务消费不敢浪费,整个形成“不想浪费、不愿浪费、不能浪费和不敢浪费”的社会氛围、制度体系和行业结构,舌尖上的浪费能有效遏制。挥霍浪费公款入刑的声音频频出现。早在2009年,全国人大代表赵中林就向全国人大提交议案,建议设立“挥霍浪费罪”来遏制过度应酬与公款吃喝。
为减少“舌尖上的浪费”,北京众多餐厅开启了行业内的光盘行动,为顾客提供半份菜、小份菜、热菜拼盘、免费打包等服务,鼓励把没吃完的剩菜打包带走。价格按照“半份半价,小份适价”原则确定。餐馆可提供免费打包服务,而且还要使用环保包装,不提供一次性筷子和超薄塑料袋。
光盘行动的宗旨,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养成生活中珍惜粮食、厉行节约的习惯,而不要只是一场行动。不只是在餐厅吃饭打包,而是按需点菜,在食堂按需打饭,在家按需做饭。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光盘行动也要从小抓起,教育孩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大中院校更要大力开展光盘行动倡导大家不剩饭,节约粮食保持良好习惯。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以“光盘”为荣,以“剩宴”为耻的新风尚;劝导有浪费行为的人员,形成不能浪费、不敢浪费到不愿浪费、不再浪费的良好氛围。
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仅仅是为了吃饭。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们在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满足之后,还应该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希望每一个人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自觉行动起来做光盘行动的践行者和倡导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光盘行动,参与光盘行动,有效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让节约之风引领时代,共同建立起文明、健康、节约的社会新风尚。
创建知识篇
47.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物业公司有哪些要求?
(1)工作人员着装统一,持证上岗,挂牌服务,文明礼貌。
(2)公开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办事制度。
(3)工作人员全天候值班,报修及时。
(4)保安、保洁、绿化服务到位。
(5)有高效的投诉、回访处理机制,有投诉电话,有投诉和回访记录。
48.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城市整体形象有哪些要求?
(1)城市规划布局合理,公共建筑、雕塑、广告牌、垃圾桶等造型美观别致,与居住环境相和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2)街道、车站(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和农贸市场等卫生整洁有序。
(3)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气氛祥和。
(4)市民为人和善,精神面貌良好。
49.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讲文明 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有什么要求?
要求在各类媒体和商业大街、主次干道、楼体、公交站台、车站、广场、建筑工地等公共场所持续刊播公益广告。刊播内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讲文明 树新风”公益广告和“图说我们的价值观”通稿,刊播比例要大于整个广告的30%以上,主次干道每500米必须有10处以上公益广告,其中3处以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市区建筑围挡公益广告达70%以上。
50.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空气质量有什么要求?
空气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的80%以上。
(徐佳瑞 辑)
近日,在市区开源大道中段一巨型宣传雕塑建成,成为街头一景。
记者 张 朝 摄
游客把电动自行车放在盲道上。8月13日摄于市区开源公园附近。
记者 张大成 摄
游客把牛奶盒子扔在路上。8月13日摄于市区置地公园。
记者 张大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