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花园四天大变样
记者 胡殿文 李国喜 郑付生 文/图
图为7月20日上午,铜山花园内大型机械正在平整铲除菜地后的土地。
图为7月17日,铜山花园内整治前私搭乱建的棚子和胡乱停放的车辆。
“我的天吶,这还是铜山花园吗?”7月20日上午10时许,外出4天的铜山花园居民吴桂华一进小区院,就惊叫起来。
7月17日一大早,吴桂华出门走亲戚。出门前,就听邻居七嘴八舌地议论:“咱这个小区要整治了,真不知道能整个啥样?”“啥样?还不是跟上几次一样,来几个人转转看看,找几个工人拆点干干给领导看看。”“听说这次不一样了,要动真格。”“别说了,我们走着瞧吧!” 吴桂华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侧着身子从私搭乱建的棚子和胡乱停放的电动车之间穿过,只管走亲戚去了。
不曾想,今天回来一看,荒草胡稞不见了,私搭乱建的棚子没有了,张家垒的地锅连个灰都不剩了,李家绿化带里种的菜被铲平了。两台铲车正在平整院里的土地。看到这些,吴桂华觉得之前憋堵的心情豁然开朗起来。再抬头看看蓝天白云,她不由开心笑了起来。
她不知道,这4天来,市里、区里及刘阁办事处上至领导下到工作人员,来了多少趟,干了多少活儿。本着拆除、规划、施工一体的步骤,从7月17日开始,铜山花园有了大动静。
她不知道,为了建设一个安全、便捷、宜居的小区,吴楼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张勇,更是晚上指挥钩机干到凌晨两点,早上鸡一叫就来到了工地,患肠炎闹肚子要输的药都配好了,硬是没让扎针就来到了拆除现场。
她不知道,包片的刘阁办事处人大工委主任陈永华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钉”在他们小区,现场指挥、协调各方,忙得不亦乐乎。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晓山、办事处主任张建伟时时督促,追问进度。
铜山花园是保障性住房小区,位于驻马店西站北侧城乡接合部,居住着396户拆迁户,居住人员情况复杂。因我市创文工作要求城乡全覆盖,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刚刚划归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刘阁办事处管理。
记者一行3人进入小区内采访时,陈永华和张勇正与工人一起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地挖着要铺设自来水主管道的沟槽。
一旁楼阴凉里,坐着一位老人在纳凉。我们走过去询问,老人叫宋安曾,73岁,住6号楼二楼。老人说,这几天,他是亲眼看着这个院里一天一个样,越变越好了。
“听说,俺这院里要绿化,要建厕所,还要建个小游园,后面还要开个门。俺都盼着吶!这以后就好多了,也方便多了。” 宋安曾老人微笑着说。
赵伟 男儿一诺重千金 代友行孝十七载
《天中晚报》记者 许 静
赵伟是确山县工商质监局专业管理所所长,不久前,他荣获全市第二届道德模范称号。工作上,赵伟爱岗敬业、严格办案,是市工商质监管理系统的办案能手、“铁面所长”;生活中,赵伟热情善良、仗义厚道,是同事和朋友公认的“好人”。
他面对烈士壮举庄严承诺
赵伟与确山县国土局干部陶明是好朋友。2000年夏的一天晚上,有歹徒在确山县城街头酗酒闹事,侵害无辜群众,现场人们敢怒不敢言。军旅出身的陶明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制止歹徒的不法行径,被歹徒用手中的尖刀刺中颈动脉。周围的群众得救了,而陶明却壮烈牺牲了。陶明是父母唯一的儿子,噩耗传来,陶家像塌了天,两位老人更是悲痛欲绝。烈士为素不相识的群众付出了宝贵生命,我该为烈士做些什么呢?于是,赵伟萌生了一个念头,代友行孝,照顾好他的父母,告慰好友的在天之灵。从此,赵伟与陶家建立了超越血脉的深情,共同走过了十七载的风雨。
他把烈士的双亲当父母
心中有爱,四季花开。赵伟把陶明的父母当成自己的父母,精心服侍。平时,他三天两头有事无事,都要到老人家里看望,问问老人的生活,看看老人的身体,陪老人拉拉家常。每年春节,他怕老人孤单,早早帮老人备齐年货,并尽量与两位老人一起过年。遇到两位老人生病,他更是跑前跑后,拿药送饭。遇到自己工作忙,不能亲自照顾老人,就让妻子代替。有一次,赵伟出差到了外地,因不放心老人,就每天晚上打电话问候。事情一办完,他就匆匆往家赶,到家时,天已经很晚了。他来不及洗脸,就要出门,妻子问:“刚刚回家,到哪去呀?”他说:“去看看陶爸陶妈。”妻子心疼他,劝他说:“这么晚了,明天去吧。”他却说:“不行,几天不见他们了,我不放心。”说完,就拉上妻子,匆匆出了门。到了两位老人那里,老人高兴得像小孩子一样。尤其是老爷子,得意地对老伴儿说:“怎么样,我说这些年,赵伟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看到陶爸陶妈脸上开心的笑容。有一年秋天,陶妈说想去石滚河镇看看一个多年的老朋友,赵伟立即开车带着两位老人去石滚河。陶妈见了老朋友,十分开心。陶爸在回来的路上,竟挽起裤腿赤脚下河捉起了螃蟹。那一刻,赵伟的眼睛湿润了。从那以后,每逢节假日,他就抽时间带着父母和陶爸陶妈到周边的景点转转。他想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两位老人:还有个儿子永远会在他们身边陪伴。
人生因奉献而精彩
转眼十七年过去了,在许多邻人眼中,陶爸陶妈就是赵伟的父母,而赵伟也就是他们的儿子。2015年春节后,陶爸不幸患了胆管癌,住进了医院。一年多来,赵伟担起了儿子的责任,一有时间就床前陪护,尽心服侍。2016年4月14日,86岁的陶爸在与病魔搏斗了一年多后,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赵伟和老人的两个女儿一起守灵三天三夜,披麻戴孝,哭送老人。许多人称赞:“老人的儿女真孝顺!” 在陶爸去世后的日子里,赵伟把陶妈当成了自己的亲娘,每逢节假日必去看望,母亲节的时候,赵伟和妻子总会给陶妈买套衣服。
2016年4月,《天中晚报》率先报道了赵伟的事迹,唤醒孝心无数,引发多家媒体报道、百家网站转载、数百万网友点赞。
光盘行动 贵在常态化
□ 胡殿文
光盘行动重在行动,贵在驰而不息,持之以恒。国人有个习惯,就是不少事情往往是“一哄而上”,过一段时间,又是“一哄而上”,缺乏抓住不放、一抓到底的恒心和韧劲。以俭养德、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继承下去、发扬光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不然。
新华社记者曾实地走访了基层的干部和居民,问他们,文明是什么?他们的回答总括起来,就是在日常、在餐桌、在人际交往中,一些陈规陋习要“移风易俗”,传统的好东西要“留风守俗”,已经淡忘的却对现在有益的,要“寻风觅俗”。
说起移风易俗,嘉定区市民高定娟说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不少陈规陋习,追溯其源头,也有“人之常情”的合理因素,但是后来“做过头”了、过分了,就需要改变。她回忆说,过去在农村,有人结婚、小孩儿满月、老人亡故等都是大事。喜事大家热闹一下,丧事大家表达一下哀思,都是“人之常情”。但有一段时间,大家却“攀比”起来,哪家人结婚,邻居关心的是“喜酒摆几桌、婚车是什么牌子的、谁送的礼金多”之类。市民高定娟的话既道出了实情,又说出了问题的缘由。
近年来,奢靡之风、攀比之风之所以在一些地方盛行。说到底还是观念问题。可惜的是——饭菜变垃圾,只在一念之差。近些年,“挥霍浪费公款入刑”的声音频频出现。早在2009年,全国人大代表赵中林就向全国人大提交议案,建议设立“挥霍浪费罪”来遏制过度应酬与公款吃喝。2013年底的民调显示,97.8%受访者支持将公款浪费行为立法论罪。2014年3月5日,《检察日报》刊发陕西省榆林市两名检察官的文章《有必要将公款挥霍浪费行为入罪》。该文称,宪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就为刑法设立挥霍浪费罪提供了依据。文章还建议,个人公款吃喝或挥霍浪费数额1万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构成犯罪;3万元以上至10万元是数额巨大;10万元以上是数额特别巨大。至于量刑,建议在两年有期徒刑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分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三档确定量刑区间。情节严重的从重处罚。
立法是必要的,持之以恒倡导节俭、反对浪费更是应有之义。有时候,出面劝导、主动提醒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有时候,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真真切切行动起来就是王道。比如,逢年过节时,不管是外出就餐还是家中小聚,三五亲友把盏餐叙之前不妨互相提醒,吃到光盘才文明,勤俭节约是美德。
餐饮业经营者要按照商务部、国家旅游局相关规定,建立节俭消费提醒提示制度,并在营业场所醒目位置张贴节约标识,贯彻节约用餐、文明用餐标准,还应主动提醒前来就餐的顾客“餐前少点、吃完再点、剩餐打包、避免浪费”。光盘行动,贵在常态化。道理很浅显,关键在行动。
驻马店西站广场管理处志愿者在擦文明标志牌。
记者 吴 波 摄
创建知识篇
(5)出租车、公交车无违章驾驶、拒载现象,车容车貌整洁干净;
(6)出租车、公交车司机要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询问;
(7)公交车有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的提示标语、提示语音,乘客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
(8)公交车无乱扔杂物现象、无随地吐痰现象、无公德失范现象、无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
(9)出租车、公交车有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
(徐佳瑞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