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7年07月12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责任在心 柔情为民

发布时间:2017-07-12 05:45:51  

责任在心 柔情为民

——记市委组织部派驻遂平县和兴镇席庄村第一书记陈梅枝

记者 胡殿文

一条条水泥路平坦宽敞且有路灯、绿化带,一个个农家小院收拾得干净整齐,墙上的宣传画和商业广告清新自然,专门为孤寡老人建的幸福院即将开工……走进遂平县和兴镇席庄村,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村民们逢人就说,他们村从“后进村”到“亮点村”,得益于市委组织部派驻席庄村的第一书记陈梅枝。陈梅枝到任后,建强基层组织,推动脱贫攻坚,热心服务村民,使他们村日益焕发出蓬勃的活力。

治软治散 筑牢战斗堡垒

20159月,陈梅枝担任席庄村第一书记。当时的席庄村“班子软、队伍散、管理乱、百姓怨”。她暗下决心,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必须“硬起来”。为了摘掉“后进村”的帽子,她一上任就与村党支部总结经验、凝聚共识,多次召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经常到村民家中走访,以便查清病因、找准症结、去除沉疴。

建好阵地,搭建平台。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只有建强组织,才能打牢底子。入村第一天,映入陈梅枝眼帘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修建的5间破旧村室。由于年久失修,村室门窗不能正常开关,屋顶漏雨,墙壁斑驳。村“两委”开会研究工作只能围坐在门前树下。为了让广大党员尽快有个“家”,她动员席庄村有经济实力的村民捐赠,同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筹资30多万元建起了36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新村室,设置了远程教育室、图书室、便民服务站,提升了村室整体服务功能,村委面貌焕然一新,从此村里党员有了活动的地方、支部开会有了去处、便民服务有了场所。党员活动室建成后,村干部实行了集中办公制度,增强了村党支部的执政能力,提高了为群众办事的效率,既解决了“人难找、事难办”的问题,又充分发挥了党员活动室的阵地作用,达到了“有人理事”的目的。

凝心聚力,带好队伍。陈梅枝在多次与村干部、党员、村民座谈走访中,了解到个别村干部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了一些误解和隔阂,致使有些工作落实不到位。她多次与大家促膝谈心,引导他们以大局为重、以工作为重,摒弃前嫌,村干部逐渐打开了心结。经过一番努力,席庄村“两委”班子在村民中的威信明显提高了,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了,出现了难事干部带头、大事党员示范、好事群众优先的喜人局面。

完善措施,落实制度。到任后不久,陈梅枝与村“两委”一起研究制定了村党支部学习制度、村委会会议制度、村干部值班制度等,强调用制度管人管事。对于定下的制度,陈梅枝带头遵守。在她的带领下,村党支部的活动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和正常化,极大增强了党员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引领作用。

进村入户 致力脱贫攻坚

“这两年村里真是大变样,不仅铺好了水泥路,新建了村部和活动场所,还引进了花生种植等产业。”近日,村民细数着村里的幸福事。近年来,该村村民人均收入大幅增加,呈现一幅和谐、幸福的美好画卷。这些幸福的背后,倾注了陈梅枝的大量心血。她和群众一起找准脱贫致富路子,带领群众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陈梅枝手中有一个本,心中有一笔账,看到的、想到的,都要认真记录下来,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入村以来,她潜心研究精准扶贫政策,把群众当亲人,走村入户,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席庄村有贫困户17户、35人,如何让这些家庭摆脱贫困是她考虑最多的事情。陈梅枝对他们的家庭现状、致贫原因等情况了如指掌,为每个贫困户制定了具体帮扶计划和措施。她常常是一身泥、一身汗地奔波在田间地头、项目现场,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席庄村全体村民的认可和尊重。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席庄村是一个种植结构比较单一的农业村,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陈梅枝了解到,种植优质花生效益可观,便在2016年初动员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委会主任肖金根成立一个农业种植合作社,带头种植优质花生60亩,当年每亩增收700元。群众看到了效益,纷纷要求加入,2017年有6户贫困户种植花生,全村种植花生面积800多亩,将为群众带来可喜的经济收益。

转移劳动力就业。陈梅枝对贫困户的劳动力情况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三种务工方式:一是安排部分人员到肖金根的合作社从事轻体力劳动,每天可收入40元;二是联系遂平县一些民办企业,为不能外出务工的人员提供来料加工机会;三是与市康茂工艺制品有限公司联合,利用村里的4间空置房屋开办环保手提袋加工厂,为9名贫困家庭妇女和40名留守妇女提供就业机会,每人每月可收入1000多元。

减轻弱势群体负担。到任后,陈梅枝积极为贫困家庭申请五保、低保、残疾补贴、教育资助,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她联系市中医院的专家到村中为村民义诊,并为100多名老人免费做心电图、测试血糖。两年来,她先后为村里的残疾人争取轮椅17辆,为困难家庭发放衣服、鞋子等物品200多件。

情系群众 实施惠民工程

在席庄村,陈梅枝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站在群众利益的基点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当群众的知心人、暖心人、贴心人。她的感受是,村干部只有真心为村民办实事,才能得到村民的认可和尊重。基于此,到任后,她想尽一切办法在村里实施惠民工程,让村民得实惠。

为配合镇党委、镇政府的工作,陈梅枝积极带领村干部对村内井、电、桥等基础设施全面加强管护,多方争取资金,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为解决肖步口、朱庄、魏楼3个自然村因地势高没有灌溉井的问题,她多次联系市、县水利部门,争取资金40多万元,整修了废弃的坑塘,解决了300亩耕地的灌溉问题。她组织村民对两眼深150多米的旧井进行清洗,使其重新发挥灌溉作用。

2016年初,陈梅枝争取资金30万元对村中道路进行翻修,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道路翻修后,她又利用专项经费18万元,在重点路段安装了70盏太阳能路灯。她与市、县农办沟通协调,争取资金20万元整治村容村貌,增建卫生设施。村里的路修好了,路灯亮堂了,路面也干净了。2016年底,她又申请15万元在村中建起高标准的综治中心。如今,席庄村彻底告别了脏、乱、差,变成环境优美、出行方便、昼夜平安的先进村。

20165月,陈梅枝多方联系,筹集资金13万元在席庄村建起一个文化大院。文化大院竣工后,她先后组织了“庆七一文艺会演”、广场舞比赛、戏曲演出等活动,村民踊跃参与。她还争取健身器械、乒乓球台等体育用品18套,为村民健身提供方便。在她的推动下,席庄村连续两年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和“好家庭”评比表彰活动,既弘扬了传统美德,也加强了村民的团结。

以前,由于村小学教学设施差,一些家长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其他村的小学上学。陈梅枝向市、县教育部门申请为村小学配备电脑6台、多媒体设备3套和钢琴1架,联系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为学生每人免费定制校服1套、每人免费发书包1个。20169月,她组织市实验小学的学生和家长到村小学开展结对帮扶文体活动,为村小学的学生捐赠价值3000元的学习用品。2017年初,她争取资金44.5万元改善了村小学基础设施。目前,已有多名学生返回本村小学就读。

扶贫济困,关爱弱势群体。贫困户、五保老人、残疾人一直是陈梅枝关注的重点。为了方便这些人生活,她向市民政局申请幸福院建设资金50万元,准备开工建设席庄村幸福院。当一些五保老人听说今后可以住进幸福院且有专人照料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个棘手的难题,在陈梅枝的辛勤努力下得到圆满解决;一件件惠民设想,在陈梅枝的推动下成为现实。席庄村村民由衷地说:“陈书记不仅是个好人,而且工作有能力、有办法,我们看到了席庄村的新希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