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仁忠 通讯员 杨明华
二层小楼窗明几净,院内花红树绿,室内现代化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这就是人称“药材媳妇”的汝南县常兴镇大田庄村薛小翠的家。
“这家要是没有‘药材媳妇’,哪有现在的幸福生活。”知道内情的村民都这样说。
1998年春,21岁的薛小翠与同村青年陈伟红结婚。新婚不久,公公意外致残,婆婆因患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走困难。家里为给两位老人治病,不但花光家里所有的积蓄,而且还欠了几万元的债,是全村数得着的贫困户,家庭所有开支,全靠爱人陈伟红外出打工挣钱。
大田庄村是常兴镇有名的中药材种植大村,大部分农户依靠种植白花蛇草发了财。薛小翠家有10来亩地,因家有病人,只能“望药兴叹”。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再也不能等着受穷了!”薛小翠坚定了依靠种植中药材摆脱贫困的信心。
2000年4月,正是小麦开花的季节,也是种植白花蛇草的最好时节,薛小翠背着公婆,偷偷买了6亩地的白花蛇草种子,按照种植技术要求,全部撒在麦地里。
当年6月初,收罢小麦,白花蛇草种子开始发芽。这时,公婆才知道薛小翠的良苦用心。
公婆心里清楚,要种好白花蛇草,前期劳动强度很大,地上的麦茬必须全部拔掉,一是便于药材的生长,二是在卖药材时没有夹杂麦茬,药材卖价才会高。
6亩小麦茬,一人一天最快能拔掉3分地。薛小翠起早贪黑,一把一把地拔,连拔10多天,人累瘦了一圈,手上起的血泡也变成了老茧。
公婆心疼地说:“翠啊,种药材是挣钱,可咱也不能拼着命干啊,要是累坏了身体,家里的日子咋过?”
“爸妈,您二老别担心俺,忙完这两个月就该收获了。”薛小翠笑着对公婆说。
“药材娇嫩,喜水,遇到大热天,三天两头就得浇水,如果浇晚了,嫩芽就会干死。”薛小翠说。
7月流火,薛小翠把水管排在地里,一干就是一整天。夜里,小翠躺在床上,身体像瘫了似的,但她默默地告诉自己:“薛小翠,好日子是用汗水换来的,一定要坚强起来啊!”
每年9月中旬,是白花蛇草收获的季节,6亩白花蛇草每年给薛小翠家带来30000多元的收入。
十多年来,薛小翠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脱贫致富之花。
于是,老少爷们给她起了个绰号——“药材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