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7年07月07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梅英:“最美扶贫人”

发布时间:2017-07-07 06:09:36  

“最美扶贫人”

——记经济开发区工商联主席张梅英

记者 代建新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经济开发区工商联主席张梅英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立足岗位实际,勤勤恳恳努力干,点点滴滴汇成河,探索了一套新形势下创新扶贫工作的新模式,被誉为“经济开发区最美扶贫人”。

消费扶贫 开拓扶贫新模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怎样将互联网的分享、远程、快捷的特点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各类资源向困难群众集结?张梅英一直在积极思考、不断探索。她结合自己扎实的业务功底,联合开发区妇联,将互联网与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建立了一项参与各方多赢的电商扶贫项目——“巧媳妇”电商扶贫。

“扶贫是一项长期工作,项目中的消费扶贫模式可以变以前的‘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张梅英说。这是把大众的日常消费与精准扶贫联系起来,借助电商消费能力来带动贫困户脱贫,通过搭建的消费者与贫困户之间直接对接平台“爱心购”,消费者每购买一套“爱心购”产品,贫困户收益10元,贫困户凭借手机就能实现创业致富,同时也鼓励发展了个性化消费和生产。工作中,张梅英一方面围绕扶贫对象组建帮扶团队,另一方面,由于人人需要消费,所以人人可以参与扶贫工作,实现了全社会参与扶贫工作的目标,既达到贫困户被帮扶的目的,也可以借此助力本地产品顺利上行,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在张梅英和开发区妇联主席赵云等共同努力下,如今消费扶贫已成为开发区扶贫的一个新动力、新亮点,得到了省、市领导以及社会各方关注。目前,全区已有40户贫困户通过此扶贫模式实现了脱贫。

创业扶贫 帮助贫困户找路子

给钱给物不如指条路。扶贫攻坚战中,创业扶贫是张梅英一个重要“战法”。扶贫先扶智、扶志,培训是基础。依托“黄淮电子商务学院”,张梅英与开发区妇联联合,定期举办扶贫创业电商培训班,帮助贫困户打开思路、开阔眼界,激发他们强烈的脱贫愿望。同时,利用互联网能够帮助传统经济领域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实现供求信息有效对接的优势,积极获取适合贫困人口创业的订单,以创业实现脱贫致富。为了让更多的贫困户接受培训,张梅英带领团队成员,将培训课堂开到乡村、社区、田间地头,带领技师手把手传授工作技能。开发区妇联牵头组建的“巧媳妇”钩针编织团队已接收订单总额为50多万元,完成创业点5个,参与的贫困人口66人。

勤劳手巧的孙丽既要照顾卧病在床的丈夫,又要供养在大学就读的儿子,生活极其艰难。怎样帮助孙丽把她的巧手馒头做大做强实现创业脱贫?在扶贫项目平台的推广下,孙丽的巧手馒头店销量一路飙升,收入大幅度增加。现在的孙丽,正在传授技术给几个有意愿创业的贫困姐妹,憧憬着组团创业脱贫。在张梅英等人帮助下,目前6个贫困家庭成功实现了创业脱贫,走出一条“一人创业,全家脱贫”的新路子。

产业扶贫 打造“就业扶贫工厂”

产业扶贫是张梅英又一个扶贫“法宝”。利用互联网,通过扶贫平台,可以帮助广大群众降低农资成本,减少土地投入,提高农作物收购价格,实现农民增收。一是针对因病致贫、因残致贫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引进专业农业服务公司,实施土地托管,较自行耕作收入不降反升,从根本上保障贫困户收入,实现贫困户脱贫。二是针对有劳动力愿意靠勤劳致富的贫困户,引入循环订单农业,按照电商订单耕作,保障订单回收,切实提高农民收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张梅英在扶贫工作中特别注重提高贫困户的自信心,破解消极的思想观念和悲观的人生态度。“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这是她面对贫困户常说一句话,其目的就是要激发贫困群众战胜贫穷、改变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不能存在贫穷就是缺钱的观念,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积极性,开发内在动力,使他们自觉投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动中去,增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目前,张梅英正在带领团队成员深入实施电商扶贫项目,消费扶贫、创业扶贫、产业扶贫三大板块正在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任务艰巨,相信张梅英和她的团队能大胆开拓、锐意进取,书写“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新篇章。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