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时代赋予扶贫人的责任”
——记市委农办扶贫开发中心主任、市委选派办项目指导组组长王林昶
记者 代建新
“作为扶贫系统的一名老兵,积极发挥业务优势,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中来,这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扶贫人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光荣。”王林昶说。
今年43岁的王林昶,现为市委农办扶贫开发中心主任,兼任市委选派办项目指导组组长,负责全市扶贫开发综合性材料起草和驻村第一书记项目申报指导工作。1997年11月,王林昶进入扶贫开发系统工作。20年来,他认真钻研业务知识,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单位领导对他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通报表彰。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2016年,中央提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确保2020年底实现所有贫困人口稳定脱贫。2016年4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委农办组织全市农业系统业务人员到浙江大学进行理论培训,王林昶作为其中的一员,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培训前做了充分准备。可到达浙江大学后的第三天,王林昶接到了单位领导要求立刻返回的通知。王林昶对不能继续学习感到非常遗憾,可他没有犹豫,立即购买了返程票,几经辗转直到第二天凌晨2时才赶到家中,早上8时准时赶到办公室接受领导安排的工作。王林昶连续6天加班加点,按照市领导要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起草出台了我市脱贫攻坚的4个纲领性文件,有力地促进了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大力支持第一书记为贫困群众办实事,王林昶和市委选派办其他人员一起,研究制定《关于统筹相关财政资金支持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帮扶工作的意见》,对现行中央和省、市级层面出台的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三大类、41项涉农项目进行合理整合,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向派驻村倾斜。由市财政统一安排3280万元,为164名市派第一书记安排专项扶贫项目资金和工作经费,帮助所驻村发展脱贫产业。他们还不断完善督导机制、创新督导方式,组织针对驻村第一书记的督导检查近200次,及时编发督查通报,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并要求限期整改。
2016年,经王林昶起草出台的市级脱贫攻坚文件13份,起草各类汇报文件、背景材料、调研材料等近100篇60余万字,并深入县区对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和基层工作人员集中开展业务培训10余场次,培训人员4000余人次。
2017年春节后,考虑到市委、市政府要在春节上班后召开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
今年2月22日,省委、省政府开始对2016年度各直辖市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进行考核,王林昶被确定为考核组的联络员。从考核组入驻到离开的8天时间内,他跑上跑下,联系县区,准备考核材料,积极服务考核组,为我市2016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取得较好成绩做出了不懈努力。考核结束后,王林昶明显感到病情加重,送走考核组的第二天,他便住进了市中医院。3月22日,病情有所好转后,又出院开始工作。4月底,王林昶全身出现了黄疸淤积、腹部胀痛,家人多次催促他入院治疗,可他总是以工作忙走不开推脱。直到5月中旬,家人、单位领导看到他病情不断加重,经多次劝说他才于5月17夜里赶到郑州住院治疗。经过医院的检查,发现他肝内胆管严重堵塞,病情危急,如果不马上进行手术治疗肝脏就会有急性坏死的风险。6月2 日,王林昶进行了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