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食盐专营办法》 确保市场食盐安全供应
最近,多家媒体对各地出现的食盐异味问题进行了报道。驻马店市盐业管理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严厉查处,保证质量,组织调运,保证供应,确保广大消费者吃上合格食盐。
一、我市盐业市场现状
长期以来,驻马店市盐业管理局始终把维护食盐市场安全供应作为首要职责,在食盐购进、销售的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监督检测程序。驻马店市盐业管理局(驻马店市盐业总公司)从未经营“宇鹰”、“代言人”、“七品官”三个品牌的食盐,但从2017年1月以后,一些食盐生产企业打着盐业放开经营的旗号,低价向我市倾销食盐,致使一些不合格盐产品流入我市。驿城区、平舆、汝南、泌阳等县区市场上陆续出现河南平顶山神鹰盐厂通过私建渠道流入的“宇鹰”牌和“代言人”牌深井岩盐。为保障居民食用盐安全,全市盐业系统盐政稽查人员进村入户、拉网排查,对涉案盐产品依法进行查封扣押,并送技术监督部门进行化验检测。至目前,全市共出动稽查人员1552人次、车辆570台次,检查农贸市场172个、终端网点2812个、食品加工企业92家,共查处河南平顶山神鹰盐厂生产的“宇鹰”、“代言人”牌深井岩盐108吨,有效遏制了“异味盐”在我市蔓延。
二、驻马店市盐业管理局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开展“异味盐”专项检查活动。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全市盐业系统各单位对辖区市场进行全面排查,同时结合正在进行的“食盐安全访万家”活动和“5·15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活动,进村入户查看百姓“盐罐子”,深入群众灶台发掘“异味盐”,全力杜绝不合格食盐流入百姓餐桌。
(二)立即停止销售问题盐。对于排查中发现或群众反映的“异味盐”先下架封存,同时对该批次食盐进行现场抽样送检。
(三)积极组织优质盐供应市场。市盐业管理局动用食盐储备投放市场。同时,组织由云图控股生产的“益盐堂”系列产品已陆续投放市场。市场优质盐供应充裕。
(四)建立信息互动共享平台。利用广播电台“行风热线”栏目和报纸、电视等媒体对食盐异味问题及时向社会发布信息通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消费知情权。同时向社会公布举报监督电话,接受群众和新闻媒体监督。举报监督电话:2688559、2688579。
(五)配合上级部门做好整改对接。省盐务管理局对全省三家生产企业都派出工作组,并要求生产企业停止食盐生产,封存食盐生产设备,对库存食盐不允许再销售。配合省盐务管理局对发现的已经销售的问题食盐,要求各经销单位立即全部下架。对河南平顶山神鹰盐厂之外两家生产企业的盐产品,凡有客户反映异味问题的先下架,再送专业机构检测;凡是不合格的一律召回,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盐。(杨 萍)
碘缺乏病防治常识
1.什么是碘缺乏病?
首先,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肌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以痴呆、矮小、聋、哑、瘫痪为主要临床特征)和亚临床克汀病(以智力低下为主要临床特征)、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死、死产和先天畸形等。碘缺乏病实质上属于微营养素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缺铁性贫血并列为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重点防治、限期消除的三大微营养素营养不良疾病。碘缺乏病主要发生于特定的碘缺乏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在我国被列为地方病之一,由于分布广泛、受威胁人口众多、危害严重,已从一个疾病问题上升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成为社会关注、国家限期消除的疾病之一。
2.我国为什么要设立防治碘缺乏病日?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二十世纪60年代实施了对中、重度病区供应碘盐为主的防治策略,使猖獗的碘缺乏病得到了初步控制。二十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病区大规模供应碘盐,至90年代初期基本上遏制了病区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的流行,但尚未完全消除碘缺乏病。
3.为什么碘缺乏病防治需要多部门共同参与?
自1995年以来,我国采取以普及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多年总结的有效防治经验是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
碘盐从生产加工到用户使用经过几个过程,包括将原碘加工成碘酸钾、原盐生产、原盐加入碘酸钾生产加工成加碘盐以及碘盐分装、出厂、批发、零售,这些过程需要质量监督检验和监测,需要财政部门、盐业主管部门、质量监督、工商管理部门、卫生部门等共同合作。《全国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规定了卫生、发展改革、财政、教育、广电、工业和信息化、质检、工商等各相关部门的职责。
消除碘缺乏病关系到子孙后代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健康,必须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共同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齐抓共管的防治体系,保证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实现。
4.目前有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呢?
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增加,并且主要以瘿瘤直径小于
甲状腺微小癌在人群中患病率较高,隐匿性大且不易被发现,可能陪伴终身。据很多发达国家的尸检报告,生前未被发现的单状腺癌患病率高达56%~35.6%,其中微小癌占到67%。
有研究显示,当前甲状腺癌的“流行”部分归因于甲状腺筛查,并与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对隐匿癌或微小癌的过度诊断相关。(杨 萍)
盐业体制改革政策解读
1.食盐价格放开是不是意味着食盐不再专营了?
这是人们认识上的一个误解。其实本次盐业体制改革不是放开食盐专营,而是国家逐步建立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盐业管理体制的一大举措。国务院《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明确规定本次盐业改革是,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确保食盐质量安全和供应安全为核心,在坚持食盐专营制度基础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依法治盐,创新管理方式,健全食盐储备,严格市场监管,建立公平竞争、监管到位的市场环境,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逐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盐业管理体制。突出食盐安全、释放市场活力、注重统筹兼顾、坚持依法治盐,是以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和食盐批发企业为基数,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不再核准新增食盐批发企业。
由此可见,食盐专营并没有取消。取消食盐产销区域限制、改革食盐定价机制和工业盐管理只是释放市场活力的一个具体举措,目的是为盐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动力,所以,人们一定要明白本次盐业体制改革,只是在原有食盐生产、批发企业内部放开,食盐仍然实行国家专营。
2.改革过渡期内,如何做好市场监管工作?
为了保持食盐安全,维护盐业市场秩序,国务院《盐业体制改革方案》要求完善食盐专业化盐业管理体制,探索推进食盐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研究剥离食盐批发企业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在盐业改革时期,盐业市场情况更为复杂,市场监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河南省人民政府豫政(2016)84号文《河南省盐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一是自
3.盐价放开,盐业体制改革后,如何确保食盐市场安全稳定?
这次盐业体制改革,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了要以确保食盐质量安全和供应安全为核心,同时把突出食盐安全确定为改革的四大主要原则之首。在改革措施和制度安排上,一是减少市场参与主体,避免无序竞争。食盐放开竞争,只是对现有的食盐定点企业和批发企业而言,其他各类商品流通企业不得批发经营食盐,这是一种有限放开、适度竞争的改革,避免了完全放开可能出现的一哄而上、主体众多、良莠不齐、难于监管的局面,有利于维护食盐市场的稳定。二是完善和强化了食盐监管体制。明确了盐业主管机构,责任到位,同时建设食盐电子追溯体系,从根本上解决食盐市场制假贩假问题,确保食盐质量安全。三是建立食盐储备体系,应对突发状况。建立政府储备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共同组成的全社会食盐储备体系,政府储备量不低于本省(市、县区)1个月食盐消费量,生产企业和批发企业最低库存不得低于本企业正常情况下1个月的平均销量。从历次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引起的食盐抢购潮演变经过来看,政府加企业3个月食盐消费量的储备,可以满足市场突发需求,保障食盐供应。四是对边远贫困地区老百姓用盐作了特殊安排,保障了民生。(张 勇)